这两位当年春闱的座师一位是太学正,一位是同文阁的大学士,都是陛下钦点,听着郭尚书发话,点头应道“听大人安排。”
郭攸之又转向范闲说道“小范大人,你的职司是考场秩序,协助两位提调,不定时巡场,还要留神角门处动静,随时准备接旨。”
这位礼部尚书叹了口气,对天抱拳一礼道“春闱之试,为国择良材,不可不慎,诸位大人各自用心些吧。”
随着郭尚书的发话,考院之中的各色官员们都各归其职,一股严肃而紧张的气氛悄然无息地弥漫在考院中的每个角落里。所有人都知道,当今皇帝陛下在数次北伐之后,已经将治国的重心转移到了文治之上,所以对于每年一次的考试,显得格外重视,甚至前些年还曾经有过微服视察的先例,所以谁也不敢大意。
而且此次春闱对于那些正埋案伏首疾笔的学生们来说,更是人生中最紧要的一个关头,若能顺利通过,那便是跃上了龙门,若是不行,只能黯然回乡,准备来年的乡试,一折一返,不知会消磨掉多少人的青春年华,更有那等倔傲之辈,一旦落第之后,竟是缠绵居于京中不肯归乡,颓败者有之,浪荡者有之,更多的消失的无影无踪。
此乃国之大典,此乃士子之生死场。
范闲站在石阶之上,闭目听着考院里四面八方响起的沙沙之声,想到太子诸人递来的纸条,唇角浮起一丝诡异的微笑。
院外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无数道目光有些畏怯地投向了小范大人,不知道那位学生有些什么问题。范闲看了那个扛着一团烂被褥的学生两眼,忽然问道“查过了吗”
礼部吏员与监察院官员同时报道“已查过了,并无异样。”
那位学生抬头挺胸看着这位年轻的范大人,面色平静,并无一丝慌乱。范闲微微皱眉,再问道“脱了衣服查的”
“是,大人。”他身边的官员看见院门口堵的人越来越多,不免有些着急,再过半个时辰,宫中的御令就要来了,如果以这个速度,生员们极难完全放进去。
正此时,范闲忽然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走到那位一脸平静的学生旁边,打量了他两眼,忽然笑了起来,附到他耳边说道“你的衣服有问题。”
他说话的声音极小,所以只有那位学生听到了,那位学生在二月初的陡寒天气里,竟然额上冒了些汗出来这位学生姓杨名万里,全然不知道这位以诗才名噪天下的小范大人是如何发现自己的秘密,在范闲静静的目光下,不免有些要崩溃的倾向。
范闲忽然微笑说道“你进去吧,如果此时说穿了,你十年功夫白废,但是记住,这两日考院之中,你不要让我发现你用了你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