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凉拌。”范闲又说了一个妻子听不懂的俏皮话,微笑说道“就算知道了又如何”
婉儿叹了一口气,心想自己这位相公知书达礼,满腹诗华,外表看似平稳,但谁也闹不准他什么时候会做出如此癫狂的事情来。
范闲知道妻子担心自己,静静说道“此事的关键还是宫中。科举是什么是陛下为自己收拢人才的手段,前朝有位皇帝曾经在科举的时候哈哈大笑,说天下英雄从此尽入我的网中。陛下能容忍朝中官员用科举的名额来换取财富,但不能容忍所有的名额都被用来换取不义之财。更何况,太子和大皇子都在这件事情里插了手,咱们的皇帝舅舅不得不要问自己一句自己这两个儿子到底想做什么”
婉儿有些听不明白,好奇说道“自然是要培植自己日后在朝中的势力。”
范闲笑着继续问道“那陛下就要问了,你培植自己的势力做什么大皇子可是个领兵的人,在朝中要这么大的势力做什么”
婉儿苦笑道“那太子哥哥呢他是一国储君,培养人才倒算是说的过去,毕竟他将来也是要执掌国朝的天子,以往在东宫听太傅讲课的时候,太傅曾经说过,东宫不能无为,不惧流言,率先准备一些臣子以备将来之用,这才算是真正的赤忠,天子家的孝义。”
范闲摇摇头,露出淡淡讥屑说道“太傅文章大约是好的,道理肯定是对的,但问题是,当今陛下身体健康,东宫这时候就开始培养人才,陛下不得在心里问自己一句太子难道着急了”
稀稀疏疏的雨点,落在客栈四周,伴着雨点,时不时还有一道春雷响起,而那些学生们却似乎呆了,傻乎乎地站在客栈内外的细雨中。这条巷子是外地学子赶京赴考集居之地,故而人数极多,而在先前那声喊后,人群马上陷入了一种很奇怪的沉默之中。
许久之后,才有人回过神来,向先前喊话的那个学生围了过去,好一阵扰嚷,就像是炸开了一般,七嘴八舌问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侯季常、杨万里三人脸上也露出了激动的神色,却强压着内心的冲动,只是走到了栏边,听着众人的对话。
问话的人太多,答话的却只有一个,弄了半天,三人才听明白,原来昨夜监察院一处竟是出动了一百多名密探,分作了五路,直接扑向了城南郭府,而有四路却是去了另四处宅子,捉了四名江南来的学子。
由于动作极快,所以消息被掩盖了整夜,直到早朝之时,皇帝陛下才淡淡说道,他已经颁旨,令监察院详察本次科场弊案,朝堂之上顿时陷入了某种混乱,此时诸位大臣才知道为什么礼部尚书郭攸之会没有站在队伍之中。
内心深处真正一片平静的,只有宰相大人,户部尚书大人,当然,还有那位依然没有上朝的监察院陈萍萍大人。
此次监察院的行动极快极准,尤其是抓四名江南士子的队伍,当场搜出了他们与某些官员来往的书信,而在郭府之中,更是查抄出来了数目相当惊人的银两。据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这四位江南士子家中均是一方豪强,竟有三家盐商,此次入京赶考携带了大批金银,走了许多路子,终于投到了郭尚书的门下。
郭攸之此时已经入了监察院的大狱,而那四位江南士子也成了可怜兮兮的座下客,监察院四处更是从昨日起,就开始令江南分部着手拿人,务求办成铁案。因为名义上这四位江南士子是买通了春闱总裁官郭尚书,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银钱却是递进了东宫,所以此案的最后背景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