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第一道士 > 第七百九十三章 郑之急求应对法

第七百九十三章 郑之急求应对法(2 / 3)

这不打郑之来到龙泉观后,她就过来看热闹来了。

好在龙玉她们没来,要不然,这架估计又得开干了。

钟文出了声,墨离也好,还是其他的道人也罢,纷纷离去。

就连李道陵与陈丰他们也都随之离去。

他们知道。

郑之赶到龙泉观,肯定不是来寻他们说事的,必然是来寻钟文说事的。

“人都走了,说吧,什么事!”钟文瞧着灶房之中已是没了其他人,出声向着郑之打问了起来。

郑之端着姜汤又喝了大口,“唉,我现在都不知道该称呼你什么是好了,钟大真人?还是钟太保?还是钟郡王?”

“什么意思?”钟文不明所以。

“长安那边,在半个多月前,已是对你重新封赏了,估计年节之后,长安那边就会过来宣旨了。而今日,长安派人到利州宣诏的人已是到了,据我向他打听,你已经被圣上封为太师太保,柱国,左散骑常侍,护国大将军,护国真人,所以,我才这么说的。”郑之也着实不知道该如何称呼钟文了。

就这么多的封赏,到底称呼哪一个才正常。

护国大将军,以及护国真人,这可不是他郑之所认知的。

而且他可向那位宣诏的内侍打听了。

这护国大将军,乃是正一品职级。

真要称呼的话,必然是称呼最高职级的那个官职才显示对对方的尊重,但郑之真不明白护国大将军是何职务。

正一品代表着什么。

郑之身在官场这么多年,哪会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而且他还打听到了。

这个护国大将军,有着上监皇权贵胄,下打黎民百姓之权。

可想而知。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权力。

可随着他郑之这么一说,钟文的眉头却是又开始皱了起来了,“行了,你就称呼我一声道长即可,先说什么事吧。”

郑之见钟文冒似好像有些不高兴的模样,赶忙回道:“据那宣诏的内侍所言,长安那边撤了你的利州刺史之职,已是在朝堂之上定了新的刺史之人。”

“哦?这挺好啊,反正我早已是与圣上说过,这刺史之职我不会再担任,这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啊。”钟文不以为意的回道。

“道长啊,你这真是……唉!!!道长,利州乃是你一手打造出来的,当下我利州,堪比南方的上州,道长你这是为何啊?如利州没了你,到时候可就麻烦了啊。”郑之急道。

“你啊,想太多了,这几年里,利州的事情我也没过问,这不发展的挺好的吗?况且利州有你们在,就算是长安那边重新安排一个刺史过来,你们也能把利州弄好的,你担心什么呢?担心长安把你调走?说来你在利州也都好些年了,算下来,也得有近十年了吧?怎么?你想高升了?”钟文打趣道。

就郑之这个别驾。

依着道理来说,早就该调任其他地方了。

在一个下州任别驾之职如此之久,估计全唐国也仅有郑之一人了。

依着唐律。

任何人到一地为官,最长六年到七年。

而郑之已是超过了这个年限了。

每三年的一次功考,就已是决定调任的了。

可至从几年前利州功考了一次之后,利州的官员们,就从未功考过。

全利州的官吏们,也从来就没去想过功考一事。

说来也是。

全利州的官员,可以说除了几个乃是长安所任的。

其他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新选上来的。

对于这功考一事,反到没怎么上心。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