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贞观俗人 > 第1362章 劝进

第1362章 劝进(2 / 4)

皇太子李贤此时已经换上了太子的冠服,坐在上首听政议事了。

今天虽然发生了天大的事情,但并没有造成多大的骚乱,主要还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已经进展太快。

秦俊他们从接到宫中秘传消息,到迅速聚集密集,然后召家丁发动突袭,前后没超过一个时辰,然后从说服左神机营到进入玄武门,再到登上西洲,控制局面,也只不过半个时辰都不到。

从北门外到玄武门再到宫中,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抵抗。

两府的宰相也都是异常的配合,就连萧嗣业都没有怎么反抗,也就是高护等一些做乱的宦官们抵抗,但在小小的岛上,还是很快就平定。

之后有诏敕,有宰执们出面分头安抚,事情很快平息下来。

甚至好多人见到诏敕后,都还不知道发生过这么惊心动魄的消息。

控制皇宫,掌握中枢,然后又有了皇太子监国之名义,接下来的事情已经非常简单了。

秦俊坐镇宫中,派兵继续抓捕高护等阉党逆贼,程处默他们一边安抚军队,一边迅速的把韦、裴等几家的人给控制,或免职或逮捕关押。对各军中的护军中尉、监军使等要么抓了关起来,要么直接就杀了。

皇太子李贤已经颁下监国太子令,罢废护军中尉、宣徽院、枢密院使等这些宦官职位、机构。

连内侍省内侍监、殿中省殿中监这两大内廷机构,都暂时用文臣兼任了。

宦官现在成了过街老鼠一般,被控制、审讯、清理。

外面的两府三省六部九寺二十四卫军诸司的官吏们来说,虽然惊讶宫中剧变,但对于秦王李贤立为皇太子,并在圣人中风不能理政期间监国摄政一事,都表现的很平静,甚至大多是支持的态度。

一来李贤这些年名声确实还不错,有贤王之名。

再者,他本就是如今诸皇子中最年长者,排在他前面的三个都死了,母亲又是皇宸妃,而皇后韦氏前不久又爆出那等丑闻,被皇帝打入冷宫,再加上洛阳军民对于秦家的向来好感,也都爱乌及乌。

若是高护他们成功拥立十四皇子,必然会引发京师非议,但李贤为太子,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今天洛阳基本上还是很安稳的,没出大的动荡。

尤其是有太子交待要对韦、萧几家从轻发落后,外面也确实没搞的太过厉害,秦理等派兵先把韦萧几家围了,把重要的人物请到了中书省里喝茶,然后也没鸡飞狗跳的抄家,也没有到处捕捉杀人。

虽然不可避免的京师诸司各衙和各军里的韦萧郑诸家的子弟,被暂时控制,可起码没搞的太大动静。

京师戒严,市场却都没关闭,只是宵禁,停了夜市而已。

局面安稳的比秦俊预估的都好,这也与许敬宗李义府薛仁贵李安期等这些相公大臣们配合出力有关。

中书令李义府余光打量着坐他旁边的秦俊,三十来岁的年纪,已经是检校侍中了。虽然当年秦琅入政事堂的年纪,才二十,更年轻,但秦琅可是以他官兼职入的政事堂参预朝政,秦俊却是检校侍中啊。

他再瞧了瞧自己另一边的检校中书令许敬宗,这位许公今天心情很好,脸上一直带着笑。

许敬宗也算是他的老恩主,对他多有提携,可这些年在皇帝的有意下,他跟许敬宗的关系还是越走越远,甚至后来居上的爬到许敬宗之上,最后还把他赶出了政事堂。

只是他也没想到,许敬宗如今以这么一种方式回来。

或许是感受到他的目光,许敬宗冲着他微微一笑,李义府也立马回以春风报的笑容。

许敬宗被人称为笑面虎,李义府被人称为李猫,两个家伙互相一笑,十分灿烂,好像知心好友一般。

李义府感觉到压力很大。

一个中书省,可以有两个中书侍郎,但不能有两个中书令。许敬宗检校中书令,那他就危险了。

想了想,李义府出声了。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