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是大圣师 > 第156章 隐瞒

第156章 隐瞒(2 / 3)

但想成功实现错位交换,得有一个首要前提,孙岭村的山塘容积得足够地大。于是刘昌郝有意误导孙耆长,劝他尽量地让山塘面积变大,蓄汛期的水。聪明人还是有的,刘昌来也表达了对截河的担心。

刘昌郝让刘昌来将村里十几家大户叫来,带到村东边。

“我能截大棘溪建山塘,孙岭村能截围山溪、后山溪、黑水河建山塘,吾村为何不能截朱岭溪建山塘?”

朱岭溪水流量不及大棘溪,但不比围山溪小多少,而且在村东边出口处不远,朱岭溪于这一段也有足够的落差。刘梁村与孙岭村不同,在河东也有不少耕地,不过临近黑水河的不需要山塘的灌溉水,若是于此建一山塘,能勉强保持了余下旱地的浇灌用水。其实之前,刘梁村祖辈们便于朱岭溪一些溪段,也就是刘昌郝所说的位置到刘四根家养猪的中间,挖了三个池塘,用之蓄水。

区别就是塘比较小,甚至刘昌郝怀疑,当年自己祖母鲁氏想修山塘,正是这三个小池塘给她带来的启发。

且有一条好处,这边的土质漏水不太严重。

“诸位若能建成山塘,我愿资助三百贯人力钱。”

刘仲高问:“河西呢?”

“我帮你们是人情,不帮你们是本份,刘仲高,你不明白乎?你家蓄水塘让他人家担水浇灌乎?”刘昌郝盯着他说。

建或不建,管刘昌郝什么事?

“诸位,若是今年能建设起来,我所资助费用非是三百贯,乃是四百贯。”

这里没有黑水河,只是一条山溪,纵建,山塘不过四五十亩面积,且就着坡地建设起来的,以刘梁村的人力,年底竣工,是足够的。关键乃是人心,刘四根问:“若此,我家猪场如何是好?”

“四百贯钱,即便每户均摊,亦有四贯余钱,少乎?”

刘昌来问梁永正:“若此塘建起,你家也受益,你有何议?”

刘四根家在河东也有地,皆是半水田,位于黑水河边,建不建无所谓,梁永正家在河东却有一些旱田。但梁永正家主要收入乃是乌头渡的店铺,不是耕地,关键他家也在养猪。他支吾道:“你们商议,我不附和。”

刘仲臣说:“谁敢建。”

“建又如何?”刘昌郝轻蔑地说。

若是大家齐心建山塘,刘四根一家敢作梗,那正好,刘昌郝彻底让这一家成为刘梁村的对立面。众怒,谁敢触犯之!

刘四根没有这么傻,他迅速反应过来,不提他家猪场,而是说:“若建山塘,需大田,需建灌水渠,村里如何调解?”

“河东不过几百亩旱田,我又资助了几百贯钱,都不能调解,还谈河西?”河西刘昌郝已经将它们当成了自留地,刘昌郝说完,一拂袖走了。

晚上,梁三元问刘昌郝:“能建成乎?”

“义父,若无我资助,一辈子也休想建成。”

梁三元苦笑。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