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双见此冷笑,持枪前扑,狼骑出身的老兵不需要什么特效,力量速度反应各方面都很均衡的魏双,岂能不知道提恩的打算,但他就想要看提恩能拿出来什么,更何况,比容错率,他魏双也不是水货!
刀与枪的碰撞,力与技的厮杀,魏双在缺少了一整套应对实战的技巧之后,迅速的落入了下风,但面对这一幕,魏双并没有丝毫的慌张,准确的说,魏双不仅不慌张,还有些想笑,对面的匈奴禁卫长,该不会真的以为自己是靠眼睛看到,然后学会的吧!
开什么玩笑,如果这种多种复合技巧,只需要看一眼就能学会,那匈奴人还需要憋四百多年才憋出来吗?
说句过分的话,赵云那套百鸟朝凤枪,和之前提恩使用的技巧就根子其实是一模一样的,童渊创造这一套枪法,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而提恩手头上这个级别的玩意儿有一堆。
多种复合技巧的组合,在理论上是应该有天才的武者,经由几十年的努力组合架构,不断优化,最后才能完成。
毕竟每一种技巧的掌握,需要相当的时间,化为本能更是需要三五年左右,故而多种技巧光掌握就需要十余年的时间,再加上将这些玩意儿组合起来,要知道技巧和天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天赋有唯心的一面,你可以靠认知和强大的信念意志直接干涉暴力拼凑起来。
实际上大多数的终结技就是这么干的,而这也是强化自我对于天赋的认知,让天赋更契合于自身的一种操作。
可只要还是天赋,就得说一句,哪怕南辕北辙,只要你的霸念够强,那就肯定能组合起来,甚至你从你的天赋里面整出来天赋根本不应该有的效果都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比方说苗燃,他的天赋里面其实并没有操控引力和斥力的架构,但他靠着自己的认识,自己信念硬生生在终结技之中体现了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天赋熔炼,熔炼的不仅仅是天赋,还是自我的认知。
可技巧就不同了,技巧是真的存在一个南辕北辙的情况,比方说有一个技巧要收力,另一个技巧要发力,这俩要组合起来就非常要命了,通常是需要往里面填入几个天才武者,并且填入一代人才行的。
这也是汉室、罗马、贵霜的技巧都只有常用的几种技巧组合,而由多种复合技巧组成的终结技,怎么说呢,少之又少。
至于更深入的,辅助性的组合技巧更是少之又少,因为这玩意儿太要命了,不是你想要做就能做到的事情。
只有匈奴,靠着匈奴禁卫的军魂作弊,愣是搞出来了由技巧组合出来的终结技,以及辅助性的组合技巧。
没办法,匈奴禁卫的军魂特性就是让祖先掌握的技巧在自身显现,所以这个祖先掌握了这个技巧,那个祖先掌握了另一种技巧,五个祖先五种技巧加身,然后强行拼合使用出来,后面不断优化就是了。
卫大将军第一次见到这种东西的时候就惊若天人,毕竟那个时代的天地精气过于薄弱,技巧才是真正辨析一个军团实战的核心因素。
当时卫大将军的想法,就是抄那些成熟的,成体系的匈奴禁卫的技巧,可惜最后一战的时候,匈奴禁卫面对的是霍去病,被霍去病当路边一条直接踹死了,什么技巧,战斗不是讲究老子的攻击能打烂对方的防御,对方的攻击无法破防,老子能追上对面所有的敌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