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神话版三国 > 第四千七百八十八章 我拒绝

第四千七百八十八章 我拒绝(2 / 4)

这里的铁饭碗不是对于职业的形容词,而是真正意义上吃饭的碗。

在普通百姓家里还在用木碗,陶碗,这几年条件好了,开始用瓷碗的时候,大型的国营厂矿作坊已经开始使用搪瓷碗了。

这玩意儿在后世也流行过一段时间,现在基本是被陶瓷代替了,毕竟从技术上陶瓷能搞出来玉润和光度,搪瓷这玩意儿因为基底是金属的,拼最顶级肯定是拼不过陶瓷,然后走量又因为成本干不过不锈钢,所以到21世纪的时候搪瓷制品基本退出了主流市场。

陈曦这年头搞不锈钢的难度很高,但搞搪瓷的成本是铁定低于陶瓷的,而且搪瓷在这年头对比陶瓷有一个非常逆天的优势,那就是光泽度。

毕竟是金属基底的,釉色调配的难度比陶土要容易很多,再加上更为结实耐用,清洗起来也容易,所以陈曦在搞出搪瓷之后,第一时间就给国营厂矿作坊进行了推广。

后续军队肯定也会换成搪瓷的,毕竟这玩意儿不管是从强度,还是从耐用程度上都比木质饭盒和陶瓷饭盒要强很多,而且总重低于那两者。

对于军队而言,后勤的负重是必须要计算的内容,自重少三百克,就能多带几支箭矢,或者一把三棱刺剑,这在战场是能救命的。

这玩意儿在这年头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要用到钢铁,这也是陈曦发现自家的冶炼司天天在建设高炉,结果钢铁永远有缺口的原因,因为时不时就会出现特殊的钢铁用途,比方说搪瓷碗杯盆这些。

这真要普及的话,按照最低水平制造,且按照最少需求量,只制造八千万搪瓷碗,两千万搪瓷杯,一千万搪瓷盆计算,标准搪瓷碗,一个165克,搪瓷杯按照80克计算,大搪瓷盆按照600克计算,先不生产其他大小的,为了便于轧制,就生产这三种。

光是生产这么多的搪瓷碗杯盆,需要两万多吨的钢铁,陈曦对此也是无语,回头就从元老们头上割了两千多吨的配额,拿去先给国营厂矿进行生产,虽说这两千多吨的钢铁砸下去,连国营厂矿的需求量都不够。

毕竟就像伊籍说的那样,兖州农粮占了兖州大概五分之一的人口,陈曦搞得两千多吨的生产配额,都不够各地大型的国营企业分……

不过也正因为这个玩意儿,才有了铁饭碗这个形象的说法。

有一说一,这个词很得非国有厂矿作坊人员的认同。

兖州作为中原腹地最为重要的超大型国营作坊,到现在能拉满的福利早已经拉满了,而且有一些陈曦习以为常的东西,对于普通人而言实属是知道了之后都要骇然的玩意儿。

加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兖州农粮真的符合钱多,离家近这个设定,至于说事多这个,说实话,这年头种田事也多啊,哪怕有陈曦命人生产出来的大量简易农具,降低了种田的难度,但事情依旧很多。

反倒是兖州农粮之中,只要掌握了技术,剩下的就是重复着每一天即可,夏天不晒,冬天不冷的,对于当地人来说确实非常不错。

加之几乎所有的国营厂矿作坊都有一个特性,当然这个特性纯粹是陈曦从后世带来的习惯,也即是说,所有大型国营厂矿作坊都必须要使用自家生产出来的东西。

这点对于矿业,重工业没啥意义,但对于畜牧业,农副产品等等而言其实非常离谱,比方说北地大牧场一年吃了两千头牛,这事放在封建农业时代,已经属于需要捅到三公这里来审定的大事了。

毕竟早几年,死一头牛那可是要报到县令那里,由县令确定的,甚至是列侯要吃牛肉,也得偷偷的搞,结果北地大牧场一年吃了两千头牛。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