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谁?”听到吕忆这么说,心里已经被疑惑装满的高顺下意识的就追问道。
把手中的信纸叠好,然后装进信封,吕忆伸手把信封递给高顺,然后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应该是让文远领兵随我们一起,对不对?”
下意识的伸手从吕忆手里接过信封,高顺有点懵。
难道说,他刚才和吕布在院子里的对话被吕忆听到了?
不应该啊!
摆了摆手,吕忆并没有给高顺开口发问的机会。
“自己慢慢去想。这封信,你派人去交给贾胖子,我不在的这段时间,让他多看着点。送完信之后,便让陷阵营准备吧,以文远的效率,明早我们应该就能出发了。”
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高顺转身走了出去。
看着高顺晕乎乎的样子,吕忆笑了笑。
其实这些东西都很好猜。
吕布如果要拒绝他,当面就直说了,不会专门把高顺叫出去。
至于吕布会派谁领兵——他都这么不放心让自己出去了,所以肯定会派一个最有能力的人跟着。
在如今的并州军中,除了吕布之外,最有能力的将领便是高顺和张辽了。
吕布平时虽然有些任人唯亲,但是谁有能力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因此在这种时候,事关吕忆的安危,就算曹性、侯成、魏续那些人跟吕布关系再亲近,吕布也不会派他们来。
毕竟在吕布的眼里,他这个弟弟吕忆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吕布只可能派张辽来。
当然了,吕忆也并不是什么都能猜得到,至少现在他并没有猜到,吕布已经打算等孩子一出生,就亲自跟过去了盯着他吕忆了。
高顺送信去了。
去送给吕忆口中的贾胖子。
当然了,高顺一般会叫他文和先生。
贾诩,贾文和,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胖子,现在的身份应该算是吕忆的授业先生。
至于贾诩为什么会在九原县而不是在西凉,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那是在吕忆穿越之后的第三年——即光和二年(179年)发生的事情。
那个时候,三十余岁,正当而立之年的贾诩刚刚在大汉京都洛阳失意而归,当时正在并州朔方郡当个小官。
而朔方郡又刚好与五原郡比邻。
有一次吕忆也是在府中待的有些闷,所以就带着高顺出去散散心。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就在那次散心的时候,他就遇到了同样出来散心的贾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