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忽然又有两道光芒冲上了天穹。
随即显化出真形,分别是一面黑白二气交织的阴阳宝镜,一座三十三重玄黄宝塔,同样散发着至宝的韵味。
这三件至宝悬浮在玉虚峰的上空,彼此道韵法理交织,竟是出现了相融的趋势,片刻之后,它们都混而为一,化作了一团五色光芒。
“先天五德之气,竟有人想走统合先天五德的道路吗?”有绝四品的大宗师发出了惊呼,无比震惊地望着天上的景象。
“先天五德……那是什么?”也有修为境界不到,见识不够的弟子提出了疑问。
“那是象征着天道运转规则的力量,常人能习得一种,便是大造化,现在竟有人想要以五德之道凝结法相,简直不可思议。”那名大宗师惊叹不已。
类似的情形发生在太华山各处。
只要是认识五德之气力量的人,看到眼前这一幕都只觉惊骇到几点,差点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觉。
这是何方神圣,居然要兼顾五德之道凝结法相,太疯狂了!
毕竟,对于正常的武者来说,凝结法相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自身能否容纳法相所交织的法理。
如果肉身不够强大,道行不够深厚,神魂不够坚韧,一旦交织了过于强大的法理,极有可能当场把自己撑爆。
容纳五德之一的要求就已经极高了,现在居然有人要兼顾五德,其难度可想而知。
于是,就这样在一双双惊叹疑惑的目光里,五德相容的五色光芒继续在天上盘旋着,并且越发凝实,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作为五德之气的核心并进行牵引。
渐渐地五德之气越转越快,最后居然凝成了一颗不辨颜色的小小丹丸。
这颗丹丸圆坨坨小巧玲珑,仅有婴儿拳头般大小,其上光泽犹如混沌,像是什么都没有,却又好似容纳了一切。
随即,又见这颗混沌丹丸内溢出了五色光芒,重新彰显出了五德之气的道韵法理。
可与先前不同,这些五德之气并未凝聚成宝物,而是相互交织配合勾勒出了一个人形轮廓,并迅速凝实。
转眼间,五德之气就凝成了一尊高逾百丈的道人身影。
这道人面容模糊,看不真切,身披太极道袍,手持一柄玉如意,散发着一股承载世间一切法理,包罗万有,容纳万物的韵味。
在这一瞬间,许多人都下意识地感觉,似乎这个道人就是天地间一切大道,一切法则的象征,是承载了物质与虚幻的根本所在,是万事万物的源头。
当然,这种感觉也只是一瞬,很快人们就清醒了过来,可刚才的那种感觉却是深深地烙印在了太华山上的每一个人心中。
毫无疑问,刚刚那个试图以五德之道凝结法相的同门已经成功了,真的凝结出了一具包容了五德之道的法相!
简直不可思议!
这会是谁?
谁能有如此大的本事,居然能在踏上宗五品之前就完成了对五德之气的收集,还把五德之道精益融会贯通,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成功凝结出了兼顾五德之道的法相!
现在,太华山上的每一个人心里都只想知道这个答案。
凝结法相的人,究竟是谁?
就在这个时候,玉虚峰金顶之上,升腾起了一团云光,上面站着一个身影,他飞上高空,站在了五德之道凝聚的法相前方。
正是周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