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进入到高铁时代以后,新风系统就成了车厢的必备,高铁车厢都是全封闭的,如果没有新风系统,一趟车跑下来就算憋不死人,也得憋晕几个。
对于富康工程能够中标,李卫东一点儿也不意外。从大方向上,中国高铁一直在追求国产化,即便国产新风系统的效能差一些,但可以提高国产化率。
像是高铁这种有特殊愿意的标志性项目,国产化率是及重要的指标,也是国力的体现。更高的国产化率,既可以作为领导的政绩体现,又可以成为团队的能力体现。
从成本方面讲,富康工程的报价的确是足够的便宜。机械设备这种东西,本土供应链本来就是一大优势,特别是在后续维护保养方面,本土供应链的成本要便宜太多。
丁友亮则接着说道「这一次能够中标,主要也是咱们自己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光是这个列车新风系统,咱们就投入了五年的研发时间,这也算是种瓜得瓜了。」
李卫东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此机会,成功的打入到中国高铁的供应链,这可是战略意义的价值。未来十年,我们会建设四万公里的高铁,这种机遇可得抓住。
另外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次中标而沾沾自喜,接下来还是要继续加大研发和投入,争取在高铁新风系统的基础上,做出大飞机的环控系统」
「你要做大飞机的供应链」丁友亮语气中充满了心虚。
丁友亮是做起重机的起家的,能够进入到高铁的供应链,已经是租上烧高香了,要做大飞机的共盈利,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卫东则接着说
道「应该听说过c919项目吧立项以及有好几年了,现在已经完成了论证阶段,项目也通过了国家的评审,转入到详细设计阶段。估计三年之内,原型机就能下线。
但是按照现在国内的供应链,国产大飞机顶多有10国产化率,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怎么也得做到波音那种70的国产化率吧从10到70,中间有多少供应链等着我们进入机不可失啊」
「董事长,那可是
商用大飞机啊,就我们的技术储备,真的是很难啊就怕我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丁友亮开口道。
「技术方面可以找外援嘛,据我了解,德国的利勃海尔是在飞机环控系统的供应链当中,咱们不也引进过利勃海尔的工程机械技术吗,这次可以跟他们谈合作。至于资金嘛」
李卫东话音顿了顿,思考了几秒后,开口说道「先把项目立起来,做个开头,后续的资金可以跟国家要,大飞机这种项目,国家肯定会资金支持的。」
「董事长,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这方面有新政策要出台」丁友亮马上问道。
「未来会有的。所以你就安心去做吧,等国家的政策一出台,只要我们有项目,就能要到科研资金这样吧,关于这方面的事情,召集管理层开个会,我们要有一个未来十年的详细战略布局。」李卫东开口说道。
此时李卫东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2025中国制造」的宏伟战略。
富康工程和富康农机已经整合成了富康工程机械集团。两者的业务本来就有相似之处,整合在一起以后,从供应链到产品生产,都更具有优势。
集团会议室中,高管们聚集在一起,等待着李卫东的指示。
李卫东翻开了手中的材料,开口说道;「你们手中的材料,是我拟定的集团未来十年发展的方针,相信你们都已经看过了。接下来我着重的说明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