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地球依旧是以白色为主调,整个星球表面布满了一层厚厚的冰霜,到处都是冻土,没有一丝的绿色。
放眼望去,在一座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大,散发着恐怖波动的设备周围,密密麻麻的工程器械像是蚁群一样,缓缓改造着地貌。
由于流浪地球不再急于寻找可供生存的恒星环境,所以群星帝国处理完移民问题后,就找了一个比较安全的地区给停了下来。
经过十余年的验证工作,群星帝国工程部终于将流浪地球世界的改装工作从理论阶段发展到了实际施工阶段。
之所以要花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将一颗地球般大小的行星改造成为太空堡垒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如果不计投入和所得,那么改造一颗行星,将其变成一颗可堪一用的堡垒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但是一旦考虑到成本,以及将流浪地球改装后可以发挥的作用时,困难就产生了。
强行驱动一颗行星战斗,听起来非常拉分,但是其中需要的动力,所耗费的能源,以及高速移动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注定了它只能从防御力和火力两方面进行改造加强,把行星改装成堡垒,牺牲这颗“太空堡垒”的移动能力。
所以目前,针对流浪地球的改造主要是从这两方面出发。首先加强流浪地球的防御能力,其次再搭载火力装备。
这是一项漫长而浩大的工程,难度大到沈森目前没有指望它能发挥什么作用,就当是积累技术。
毕竟流浪地球的作用大多了,现在它除了进行堡垒化改造外,另外还起到充当群星帝国太空实验基地,以及小行星采矿平台的作用。
尤其是采矿平台的功能,使得群星帝国得到了大量珍贵的矿产资源,满足了群星高速发展的需要。
借助行星发动机,可以对流浪地球进行角度调整和移动,非常方便接近各种小行星带,为此群星帝国建造了许多太空港口和太空电梯,生产了大量的运输船停靠在流浪地球,日夜不停的采集着来自流浪地球周围的的小行星资源。
当沈森带着人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则是数以万计的曾经住在第九区的外星人大虾,正操作着机器,拿着工具,在一只只相差无几的特殊大虾指挥和带领下,开采着已经降落到地面上的小行星。
现在,生活在第九区的大虾基本上都在这颗曾经人类生活过的星球上,他们之中有的是建筑队,有的是矿工,比起人类,强壮的身体,刻入基因的本能使得这些工作对他们而言似乎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看来身外化身技术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沈森看着眼前的一幕,认出来了那几名指挥着大虾干活的特殊个体,略有些兴奋的说道。
身外化身,是继承自阿凡达化身的技术,自从沈森派人将格蕾丝教授和她的团队一行人从潘多拉星球带回来后,他就认识到了这项技术的重要性。
虽然它的生产价格目前有些昂贵,一具化身需要数十亿信用币。
但是对沈森、对于群星而言,它可以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大,足以抵得上那些钞票。
探索新的新世界,勘测危险的地区,甚至是沈森外出行动,有这样一具化身可以免除重大的风险隐患。
操作人员使用全身远程神经接口来控制化身,而不需要自亲身己冒险行动。
行动开始时他们会躺在封闭管理胶囊形状链接床内,胶囊包含神经收集和反馈回路,用于控制从化身中传输和接收感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