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为大唐修条路 > 第六十二章 准备大礼

第六十二章 准备大礼(1 / 2)

周城县,北部小山丘,鲁王府邸庄园。

李元昌依然优哉游哉地坐在太师椅上,品着香茗,

远眺门外山下的周城县和自己的封田,

一旁的幕僚赵庭松则静静地站立在一边。

“这个李恪前日又来府上吃了瘪,是否已经返回长安?”李元昌闭着眼睛问道。

“回王爷,蜀王一行人并没有返回长安,

而是在周城官驿驻扎,并没有返回的意思。”赵庭松说道。

“晤……不回去干吗?等着本王请他们来府邸吃食?

柴哲威呢,回去没有?”李元昌有些意外的问道。

“柴大人也并没有返回长安,也跟在蜀王殿下身边!”赵庭松说道。

“这个柴哲威,整天跟着这个小三儿厮混什么,

不跟着魏王殿下多学学,整日跟着这个李恪不务正业,

真是给谯国公丢脸!日后别再让他来本王的庄园!”李元昌气愤的说道。

“是!殿下!”赵庭松道。

“那他们这两日在官驿干什么?想不通过本王从这周城的乡绅身上征到粮食?笑话!”李元昌不屑地说道。

“似乎听闻衙役的差人说,他们并没有去乡绅那里征粮,

而是整日将随从派遣至县城各处和周边的乡里,

拿着陛下下令的征粮诏书,敲锣打鼓地宣扬此次征粮和赈灾的事宜。”赵庭松回道。

“哈哈哈……这个李恪真是蠢到了极点,

怎么的?想从乡里的那些泥腿子身上征到这本王封地的五万石粮食?

真是荒天下之大谬!”李元昌哈哈大笑嘲讽道。

“我觉得这蜀王殿下应该是另有他意,

不然以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和征粮诏书的限期,不应该这样舍本逐末,

应该去其他县内向那些乡绅征粮,而不是吧时间耗在这周城边儿的乡绅身上。”

赵庭松也有些摸不到头脑说道。

“哼!你说他们是不是又向去年那次找一队泥腿子来围本王的府邸?

还嫌上次丢皇家的脸丢的不够吗?”李元昌哼地一声说道。

李元昌想起去年这个李恪带着十几个乡众,

猴急火燎地来自家府邸大门口叫嚷,

逼着让自己开仓放粮,

被自家几个劲装护院拿棍棒赶了出去。

“属下也不甚清楚此次蜀王殿下的做法为何,但是也要未雨绸缪,

府上也要做好对应的准备,以防被打个措手不及!”赵庭松说道。

“嗯,你说得对,此次征粮风波过去,

府上钱粮些要准备好,魏王那边的布局也应该差不多了,

这个节骨眼上不要节外生枝,

府上怎么安排你自己决定,

待秋分时节本王就要返回长安城了,太子那边本王还是要去应对。

这边封地事情你就好好辅佐好莫祯。”李元昌吩咐道。

“是!”赵庭松回道。

……

周城县内,照赵庭松所说的,

的确寅生组织征粮队伍里的一干官员,

像之前在扶风县城摆鸿门宴时候一样也令其准备了很多大字报,

将各个街道拐角,城门口,客栈、酒楼、当铺以及商铺门口贴了个满当,

大肆宣传当今陛下心系关中灾民百姓,派遣蜀王殿下前来此地,

为他们这些受灾的穷苦百姓征粮,

陛下和蜀王体恤灾民,不辞千辛万苦,

筹集赈灾粮食发放给这些受灾百姓等等一系列歌功颂德的赞誉之词,

由于这几日地毯式地信息轰炸覆盖,

周城县和周边十来个乡的都被这些征粮队和护卫官兵,

整天敲锣打鼓大肆宣传的方式所洗脑了,

各个都称赞陛下皇恩浩荡,蜀王殿下体恤爱民等等。

但如此大肆鼓吹没有实际效果的,真的能从李元昌身上榨出钱粮吗?

李恪和柴哲威十分担心,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