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寿愣了一下,随即表情大喜。这一下徐家的地位,无疑是更加稳固了。
这一下文武百官也不再好奇,齐刷刷的跪下,“臣等恭贺陛下”
其实皇三子也好、嫡次子也罢,这就看皇后的地位,这就看皇帝的心情了。对于不少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来说,他们也都能明白大明朝的皇子,真正有影响力的也就是皇嫡长子而已。
但是现在皇帝心情很好,所以这些文武百官自然也就连忙跟着一起恭贺了,他们可不想在这个时候不解风情,那只是给自己添麻烦而已。
朱允煐笑了笑,对王承恩说道,“令吴王返凤阳祭皇陵,令徐王反盱眙祭祖陵墓。”
凤阳的皇陵,那是葬着老朱的父母。而盱眙的皇祖陵,则是葬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实际葬地。
其实现在的皇祖陵也没有完全建好,老朱也就是在洪武十九年才开始修建祖陵墓,并且重葬其祖父。虽然早就建好了享殿,但是围墙等等,还是没有完全的建好,毕竟这也是皇陵,可不是那么短期就能完善的。
朱允熥和朱允炆都有任务了,皇三子的亲叔叔就要回皇陵。至于朱允炆这个叔叔,回祖陵。
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毕竟大家也都知道洪武皇帝是孝顺父母的。所以凤阳皇陵的地位,自然也是非同寻常的,这个任务一般宗室想要有都不成。
朱允煐随即看向常茂,说道,“朕无暇脱身,开平公代祭孝陵。礼部,协理。”
孝陵的意义大家自然也明白,那里葬着马皇后,葬着朱允煐的父母。常茂过去也正常,谁让他是皇帝的舅舅呢。更何况常遇春的墓,也是孝陵陪葬墓的一座。
随即朱允煐也不想偏袒,说道,“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陪祭。”
徐增寿大喜过望,他知道自己肯定是没办法和常茂比,除非是他的大哥班师回朝。现在只是陪祭,这也是一种荣光。
皇帝的安排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这些安排没有什么出格的,这都是大家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皇帝不这么做,不少文武百官肯定是要立刻提醒皇帝去祭告先祖。
只是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在想,看起来皇后的地位真的太稳固了,皇帝这是明显的爱屋及乌。
虽然满脸喜色,只是朱允煐也没有因此多么的出格。说到底,他刚刚出生的第三个儿子,只是第三个儿子,朱允煐不会因此欣喜若狂,免得让人有着一些误解。
喜悦是真的,或许也少不了恩宠。但是太过,那对于皇帝来说,就是没必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