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了看100米去的。
你说什么也没有人理。
因为这里今年的女子100米是飞钻的比赛,所以基本上没有高水平的选手参加,陈娟干脆也没有参加主攻200米。
在200米刷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之后来这里再试一试。
而且现在世界大赛在即,很多高手都开始进入状态。
检验一下自己的状态也是好的。
第一道穆金加·坎蒙德吉。
第二道比安卡·威廉姆斯。
第三道穆里埃尔·阿胡雷。
第四道艾莉森·费利克斯。
第五道陈娟。
第六道达夫纳·斯皮珀斯。
第七道德泽雷亚·布莱安特。
第八道杰尼巴·塔莫。
第九道韦勇丽。
set。
作为第一道选手,穆金加·坎蒙德吉需面对最内侧弯道的曲率压力,启动时的路线规划与身体倾斜度控制尤为关键。她采用标准的前脚掌蹬摆姿势,起跑器设置为前抵足板距起跑线约30厘米,后抵足板距前板约25厘米,该间距适配其身高,既能保证蹬伸幅度,又可避免发力延迟。
听到预备指令后,穆金加迅速屈膝降低重心,腰背保持微弓,头部与躯干呈直线,双眼紧盯前方10米处的地面标记——这是她赛前设定的首个加速参照点。其双臂自然弯曲置于体侧,左手略靠前,为即将到来的弯道左侧支撑做好准备。
嘭——————
鸣枪瞬间,她的后脚蹬伸力度达到峰值,根据现场运动生物力学监测数据,蹬地反作用力约为自身体重的2.8倍,伴随着“唰”的一声蹬离声响,身体如离弦之箭冲出起跑器。
启动后前两步,穆金加有意识地缩小步幅,步长控制在0.8-0.9米之间,通过加快步频快速建立初速度。同时,她的左肩微微下沉,右肩适度抬高,身体形成约3度的倾斜角,提前适配内侧弯道的离心力需求。前10米加速阶段,她的躯干逐渐抬起,但始终保持前倾姿态,双臂摆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步过渡,摆臂方向略向内侧偏移,为后续切入弯道做好衔接。
不过她的实力还是太菜了。
掀不起什么风浪。
第二道比安卡·威廉姆斯也差不多。
还是阿胡雷第三道开始有点展现。
档次一下子就提升了。
穆里埃尔·阿胡雷的今年启动风格偏向稳健,她将起跑器前后间距设定为28厘米,这种中等间距既能保证蹬伸力度,又能兼顾动作协调性。
预备时,她的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双手撑地间距与肩同宽,手指自然分开,掌心向下紧贴地面,为身体提供稳定支撑。
嘭————————
鸣枪后,穆里埃尔的后脚首先发力,蹬地动作舒展而有力,身体随之向前上方冲出。前两步她的步长逐步递增,从0.8米增至1米,步频保持在每秒3步,这种“步长递增”的加速方式让她的速度提升更为平稳,避免了因发力过猛导致的动作变形。
她的双臂摆动幅度适中,肘部弯曲角度约90度,摆动时以肩关节为轴,节奏清晰有序。
启动后10米处,穆里埃尔的躯干抬起速度稍慢于其他选手,仍保持较大的前倾角度,这使得她在加速后期具备更强的持续发力能力。
只见她的头部保持自然放松,双眼平视前方,通过余光感知两侧选手的位置,同时调整自身的跑姿。
砰砰砰。
前脚掌落地时,她的膝关节会进行轻微缓冲,将落地冲击力转化为前进动力,这种技术细节让她在启动阶段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这让她迅速突围。
成为领先集团当中。
当然她也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绝对不是自己左手边这几个。
第四道现在的200米女王。
艾莉森·费利克斯。
作为夺冠热门,艾莉森·费利克斯的启动看似轻松,实则暗藏精准的技术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