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王殿下话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双目有些犀利的望着对面的相国大人。一时间,大堂里再一次陷入了沉默,相国大人恨不得现在就去把自己的外孙揪出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是啊,王爷,本相今日听说之后也很是愤慨。这简直就是让本相无地自容啊你说说,这本相的几个外孙子偶尔的打打闹闹,竟然惊动了那么多人,特别是还惊动了王爷,实在是不应该。”
“这几个表哥,表弟的,以前倒是接触的不多,都不是很熟悉。等到可可搬到京都之后,特别是可可的两个孩子都进到了国学院以后,与他们三姨的孩子渐渐的熟悉,结果男孩子之间有时候玩闹也没有深浅,总是免不了的磕磕碰碰。这不就让大家都跟着误会了,本相已经训斥了三女,她毕竟是姐姐,她的孩子也是哥哥,本相准备几个孩子身体恢复的差不多的时候,把他们都叫过来,好好的教训教训一顿。以后再不能没有深浅的,听说有些功夫的白武下手太重,让我家三女的孩子吃了大亏呢。”
誉王殿下坐在一旁,听着相国大人在那里自责着,控诉着。如果昨日当时誉王殿下没有出现在当场,没有亲眼看到,没有亲耳听到,那么对于今日相国大人的一番辩解,丝毫不会怀疑。关键是相国大人说的太合情合理了,话里话外也很有倾向性。
人家相国大人的主要意思就是他的几个外孙子在一起玩闹,彼此可能没有顾忌,无意之中碰伤了,与外人无关。可是誉王殿下当时在场,他看到了,听见了。他今日来到相国府,又怎么会当做没看见,没听到,熟视无睹呢如果那样的话,誉王殿下根本就不会闲得发慌来相国府了。
看着相国大人打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如意算盘,誉王殿下微微的笑着,哼哼你个老狐狸,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是本王偏要小事弄大,大事难化。想到这里,誉王殿下的手指轻轻地敲着茶几,缓缓的说道
“相国大人,本来呢就像你所说的,打架的几个孩子都是你的外孙子,说起来好像是相国大人的家事。”
“是啊,是啊,本相的这几个外孙子太顽劣,太调皮捣蛋。特别是可可的几个孩子,原来一直住在渭县的庄子上,就更是有些不服管教,所以本相这次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管教管教,再不能让他们如此的散漫放纵,如此的无礼,免得让外人贻笑大方。”
“相国大人,你好像没有听清楚本王的话,本王是说这次打架好像是相国大人的家事,但是事实上真的不是啊”
“嗯王爷此话怎讲啊,本相怎么好像一时间有些转不过弯来,本来打人的是本相的外孙子,而被打的依然还是本相的外孙子,怎么这点小事儿就不是相国府的家事了,难道还要劳烦王爷亲自去处理吗”
“相国大人说了这么多,还就最后一句话说对了。本王对这件事情责无旁贷,一是昨日不巧的是本王正好在场,看到了事情的全部经过;二是本王做为一个旁观者,还恰好阻止了相国大人的几个外孙子之间玩闹和打斗;三是可可小姐是本王的准王妃,她的孩子们如果被欺负了,本王无法做到视而不见;四是有人辱骂了本王的准王妃和她的孩子,本王无法做到听而不闻。”
“本王相信,当时如果是相国大人在场,定然也是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甚至会比本王还要愤怒,恨不得上前去直接教训这不懂事的孩子。”
“相国大人,你说本王说了那么多的理由,特别是最后的两个理由,如果本王真的做到袖手旁观,做为父亲的你还会不会将心爱的女儿嫁给本王。如果这是相国大人心爱的女子,相国大人会不会选择袖手旁观”
誉王殿下不急不缓但是每一句都是咄咄逼人的与相国大人理论着,恰恰这些话都让相国大人无法反驳。随着誉王殿下的步步紧逼,让老谋深算的相国大人有些穷于应付,要知道,相国大人可是在朝中几载了老人了,上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还是他刚刚步入朝堂的时候呢
“王爷,你看咱们这都快成为一家人了,有些小小不然的事情就得过且过吧,小孩子淘气,不懂事,以后好好教导就好了,犯不上为了这些事情伤了大家的和气。何况我家三女的孩子还是吏部尚书的孙子,大家不看僧面看佛面,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都是同朝为官的。所以还是”
“相国大人,为什么都是你的外孙,你却是明显的偏袒你家三女的孩子挑起事端的是他,辱骂可可小姐的孩子的也是他,辱骂本王准王妃的是他。首先动手殴打白文的更是他,他将白文骑在身下,还有一些孩子在一旁帮腔拉偏架的。如果不是白武挺身而出,护着弟弟们,还真的不知道会不会出大事呢。”
“为什么你还是不顾一切的去偏袒他,就因为他是吏部尚书的宝贝孙子吗相国大人,本王看着你对可可小姐就有些偏心,没想到现在你对可可小姐的孩子依然还是偏心呢。人家都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本王看相国大人你的心就是偏长的。”
“王爷,你不能这么说话啊,本相对可可也是关爱有加,对她的那几个孩子也是喜欢的很。本相前些日子还送给可可一个铺子,王爷大概也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