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第几次在佛前为将士祈祷,佛陀从未回应。
雨幽有时会想:或许正是因为佛不曾回应,自己才执着于祈祷。
西面邻国冰蜀遭遇百年不遇天灾,一场暴风雪将国内牛羊、牧场损毁大半。前线士兵也多有死伤。按照炎皇的说法,这是上天赐予炎域的礼物。于是当机立断,撕毁停战协议,剑指冰蜀,誓要拓土强国。
雨幽想找丞相袁士基问问,一国之相如何看待这场战争。不知从何时起,只要看到袁士基那双深邃的眼睛,就觉得安心。可袁士基总躲着自己,即使亲自登门也称病不见。听人说这叫“明哲保身”。
回想起十六年前,第一次在皇宫相识,雨幽被袁士基的才气深深吸引。那时自己还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对方是新晋状元郎。炎皇初登基,广纳天下贤才。颁新法、施新政,一片欣欣向荣。十六年过去,自己从少女变为皇妃,所生皇子聪明伶俐,深得炎黄喜爱。袁士基从书生一步步走到如今丞相之位,奇计良谋频出,列国钦佩,被冠以“谋圣”称号。只是炎皇,戾气越来越重,也越来越心焦,曾经谋划的百年崛起大计被草草丢在了一边,一门心思的想要拓张国土,名垂青史。
梧桐沙沙响,似风在低吟。雨幽愁眉紧锁,当初娘亲给自己取名“雨幽”,有“雨落幽燕”之意,自己也如这名字一般,整日忧心忡忡。因事事都能记在心上,深得炎皇赏识。后宫之事无论大小,都交于自己经手。朝中之事若有疑虑,也喜欢向自己倾吐。皇后死后数年,炎皇一直未立新后,自己这皇妃集宠爱于一身,比当年皇后还要风光。朝中大臣厚礼不断,“殷勤”像苍蝇一般挥之不去,多是盼望自己能在炎皇面前美言几句。唯独袁士基,从不主动拜访。甚至有时自己想找他指点迷津,对方也推脱不见。
对于此次开战,朝臣多数赞成炎皇决定,以为炎域占尽天时地利,可谓志在必得。单单袁士基持反对意见,建议伸向冰蜀伸出援手,落个美名,笼络民心。炎皇一门心思想着扩张,哪里听得进去这种建议?调侃道:
“寡人听先生计,蚕食他国十数年,虽‘进食规律’,却憋得难受。如今也想解开腰带,猛吞一口,解解馋啊!”
此言引得朝臣哄笑。考虑到冰蜀遭此劫难,国内必是乱作一团。炎皇决定兵贵神速,攻其不备,一击制敌。于是未下战书,由上将军池岩亲领皇命,奔赴西境前线,统领十五万边防军,不宣而战。
这池岩是炎皇喜爱的将军之一,作战刚猛,悍不畏死,素有“炎域第一勇士”的美称。虽比不上帝国三大天,却也无人小觑。可冰蜀民风彪悍,战士历来凶狠。虽遭天灾,他们士兵的意志却像铁打的一般,不仅没有被击溃,反而因为炎域背信弃义,人人心里憋着一团火,悍不畏死,守卫家国。在名将段吟心统领下,第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间便拉起战线,誓死抗击。池岩屡次进攻,均被挡了回来。这数月过去,不仅没有攻占冰蜀城池,甚至连赤水河都没渡过去。双方在河流畔筑营对垒,好好地偷袭战打成了拉锯战。
雨幽轻叹一声,喃喃道:“要是世平挂帅就好了。”若问这炎域境内,谁是最能打的将军?那必是帝国三大天之首,袁士基的弟弟——袁世平。此人天生神力,且有凛凛傲骨。明知自己哥哥在朝为官,却偏不愿受走偏门,孤身一人前往南部长城,抗击南越侵扰。从士卒做起,一步步拼杀。百卫长、千卫长、参将、副将、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