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皇后(6 / 9)

二夫人走到丈夫身边坐下。

“陛下临行前告知衍儿,要封笙笙为后。”大老爷表情看不出喜怒,“在笙笙及笄时会有天使来宣旨。大婚日或许会放在二十岁,须得等到大秦皇宫建成。”

二夫人微楞,“可笙笙今年还未满十四岁。”

这般年纪便定了亲事,虽说不妨碍什么,可二夫人已经开始舍不得了。

尤其大秦京都还是在北地,距离汉州路途遥远,日后想见女儿一面都万分艰难。

“还有六年时间,笙笙早晚都要嫁人的。”二老爷心内也不是滋味,“想来陛下是真心喜欢咱们笙笙,否则天下女子何止千万,我崔家还是前朝侯爵,断不会找到笙笙的。”

二夫人没说的是,陛下的喜欢,又能持续多久呢

离得近了尚且能偶尔进宫看看女儿,如今这千里之遥,他们也爱莫能助。

崔衍倒是知道的不少,“父亲,叔父,不如等长安城建成,我们一家搬到北地去,天子脚下,总能最先得知笙笙的消息。”

“可是我们崔家的基业都在汉州,贸然离开,恐有不妥。”大老爷年纪大了,难免故土难离。

二老爷沉思良久,咬牙道“大哥,不如咱们就分家吧,倒是我带着他们去长安城。”

老太爷和老夫人早几年便相继离世,按理说他们兄弟俩早该分家了。

之后碰到前朝覆灭,此时就此耽搁下来。

也是兄弟俩感情不错,大嫂也不是那等刻薄之人,方才没有闹出不愉快。

“小叔,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大夫人皱眉。

二老爷抱拳,“多谢大嫂这几年的照拂,只是分家也是早晚的事。大哥,弟弟我也不和您客气,家中的产业这些都属于长子,大哥只需多给我一些钱财便好,其他的东西我们都不带。”

大老爷沉默。

倒不是舍不得银子,而是舍不得兄弟。

真要分家,那便是一南一北,日后再见,实属不易。

崔衍知晓父亲的想法,笑道“父亲,接下来几年,大秦会在天下各州府郡县设立学堂,天下学子凭自身能力,从私塾入县学再如府学,直至太学,而大小科举都需返回原籍。自古以来,京都乃天下政治、经济的汇聚之地,其繁华程度远非其他州府可比。如今我们早些过去,说不得能将取得长安户籍,日后总归是比呆在汉州要方便得多。且天子脚下,先生的授课水准也绝非州府能相提并论的,以后您的孙子也不用再千里迢迢返回汉州科考。”

儿子的话在理,想到孙子,大老爷不免心思浮动。

“您与二叔兄弟情深,若二叔带着婶娘去了北地,恐怕此生您与二叔都再难相见了。”

大老爷看向弟弟,“此时容我再想想。”

韩镜回到汉州的皇宫,和胡言商量了几日政事,趁着还有些时间,带上亲卫赶往北地。

年下二十八,韩镜方才抵达霸州。

“这么快”见到儿子,秦鹿招呼人上前取暖。

韩镜来到母亲身边,靠在火炉旁,暖意很快蔓延全身。

“南楚那边只要打开关口,其他地方无需顾虑,有时还不等我们行动,那边已经开城纳降了。”他看着母亲从里边扒拉出一块红薯,也不嫌弃脏,拍掉表层的碳灰,撕掉表皮吃了起来,烫的他嘶嘶抽气。

“您媳妇马上十四岁了,两年后及笄,我就让人去把婚事定下来。”

秦鹿“你小子,动作倒快,小姑娘长什么样”

“母亲喜欢的样子,温柔美丽,仪态举止大方得体,读过书,中馈肯定没问题。就算之前不会,我说要娶她,她的母亲也会开始教她的。”

秦鹿托腮看着儿子,一转眼,曾经那个脏兮兮的小孩子,已经长成了帅气的大小伙子。

唉,岁月不饶人呐。

累不至于,儿子几乎是她放养的,聪明懂事,很少让她操心。

不过,秦鹿仍旧很有成就感。

最新小说: 重生之东北小城风云录 重生1977,从断亲开始 灵气复苏:开局获得弑神之力 开局一首天下,塌房歌手引爆乐坛 带着Tom勇闯霍格沃茨 装甲师:开局校花错拿我甲斗腰带 绝世龙婿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快穿:男主都对她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