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看着周千瑜,希望从他脸上看到悔改之意。
‘谁能想到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是群被迫害妄想症的患者,而这病唯一的治疗手段叫浩然气.......’
周千瑜后悔了,但不是被太傅说动,而是后悔当初没有贯彻隐藏浩然气方针,给自己找了那么多麻烦。
自当初知道体内那东西是基因遗传后,周千瑜也就没藏着掖着,当有人发现他一个小孩身蕴浩然气后。
整个朝堂炸了
自此后无忧无虑的小千瑜肩负起烦闷学业。
前朝时为躲避永安帝招纳而躲在各地的名儒纷纷入皇城自荐要当他的私人老师,而他面前这位李太傅就是在自荐大军中杀出重围的。
自这李太傅一出现,周千瑜的课业压力变得繁重,从原本的每日写仿名家书贴二百五十六字到七百二十字。
从每日背诵四书一百字,五经一百字,大周刑狱一百字到每日背诵四书各一百字,五经各一百字,大周刑狱三百字,且还要通晓义理。
原本每月写一次五经义两道,四书义两道,诏诰章表策论判语内科两道的作文变成了每半月写一次。
差点被文言文逼疯的周千瑜想过换太傅,可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从自荐大军中杀出重围的太傅会不会比李太傅更加变本加厉。
如今气急败坏的周千瑜决定,拿出前世瑰宝来镇压李太傅这个老东西。
“前些天做梦梦见了圣人,太傅可知圣人对我说了什么?”周千瑜故作高深道,他没梦见什么圣人,只是现在的他想抄诗需要借别人的名头。
一听圣人,太傅赶紧站起身形正了正衣冠,对空作了一揖正色问道“圣人是否有什么训示?”
周千瑜天生浩然气在太傅以及天下读书人看来的确是得圣人眷顾。
此刻周千瑜说圣人入梦,太傅没有丝毫怀疑。
“的确是训示,而且是对太傅你的训示。”周千瑜道。
“对老夫?”李太傅心生疑惑,同时怀疑周千瑜是要假借圣人之名让自己不再阻拦他弃文学武之事。
没理会李太傅的疑惑,周千瑜正色开口道
“古寺闲房闭寂寥,几年耽酒负公朝。”
第一句一出,太傅心中没了疑虑,他是听闻过周千瑜前段时间的诗作的。
在太傅看来周千瑜对于诗词韵律是一窍不通,此时他所念这两句诗绝不可能出自周千瑜。
而这两句诗也道出了太傅当年大致的生活境况,综合一分析,李太傅对周千瑜说的圣人如梦之事信了大半。
可圣人说他负公朝,太傅心里却是不服,明明是前朝负了他们天下读书人,何谈他负了前朝。
念及于此,太傅定下心神等待下一句。
“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除了这七言,圣人还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公朝是天下人之公朝,非一人之公朝。”
原本不忿的太傅听了这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