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除此之外,海汉人承诺的经济报酬才是魏平他们所关注的重点,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原本薪饷的双倍,而且每个月还有整整五十两的“榆林巡检司特别办公经费”,仅这笔银子一年下来就有六百两之多经过简单的商议之后,众人决定这笔银子由魏平独得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其他十二名手下均分。
不过计划虽好,但始终赶不上变化,到胜利港的第五天半夜便有一个家伙试图翻出小院逃跑,结果被牵着大黑狗的巡夜队给抓了个正着。第二天早上从劳改营来了个姓任的海汉头目,让人将这个倒霉鬼押走了,他将在劳改营完成三个月的苦役当然这段时间之内他将不会有任何的报酬可拿。这个姓任的海汉头目还表示,因为巡检司捅了这么个娄子,这第一个月的“特别办公经费”将被直接扣掉一半,如果再有类似的情形出现就扣掉全部。
有人多嘴问了一句如果有第三起又会怎样那个任头目阴恻恻地笑着回答说,如果这种事发生第三次,那巡检司所有人都直接送进劳改营不解释。
于是为了大家的利益着想,剩下的人从此就安生多了。魏平发现不少人甚至会互相提醒,目前的生活状况没什么值得抱怨的,千万不要有什么越轨的想法,好好在这里待个两三年,回崖州就可以买房买地了。这帮人每天便在院子里待着,看海汉人指挥着那些百姓不断地修路建房。
当然港口上来了一批新移民的时候,这帮人也会一起站在小院的栅栏后围观,并且打赌这批新移民中会不会有人在码头上就因为不服从指挥被抓进劳改营去。魏平的眼光却是要比这些下属高一些,随着移民一批一批的到来,他的心也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沉这里的人口越多,就说明海汉人的力量在越发壮大,而这个地方恢复到大明治下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而巡检司的名头在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力,就魏平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本地人而言,不管是执勤的民兵还是送饭的普通小工,都是言必称“执委会”,根本没人在意崖州官方对于这个地方是什么样的态度,这也是魏平在崖州其他地方从未见到过的景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利用这些本地人向崖州传递消息也就成了很不实际的想法,如果一定要这么做,想必消息直接传到海汉人耳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时间到了一个月之后,巡检司这边没有再出任何的岔子,执委会如约给他们发放了一半的“特别办公经费”当然,这笔钱也是以流通券的形式发放的。他们被告知只有今后离开胜利港的时候,才能将这些流通券兑换成等值的白银。
不过这其实也无足轻重,因为他们在这地方根本没有花钱的必要,衣食住都由海汉人全部负责,至于行,一直被禁锢在院子里也行不到哪里去。而海汉人对外出售的东西就只有盐和玻璃器具,并且就连这两样东西人家也只对商家销售,根本不卖散户就算他们买了也没法运出去。
鉴于巡检司这帮人表现良好,执委会终于同意给他们多一些活动空间,但仍然将范围限定在了“巡检司周围三十丈距离之内”。至于在这三十丈距离内所能做的事情,基本就只有每天三顿饭的时候自行到一号基地大门外的食堂档口领饭了。
虽然活动范围小得可怜,但巡检司上下都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甚至连一贯喜欢差遣手下做事的魏平都改了习惯,每天都亲自去排队领取三顿饭,就连早上这顿也是如此。魏平每天都是出来吃完早饭之后,才回到巡检司小院去继续睡个回笼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