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包甜而酥脆,香喷喷的,带着一股奶油的香气,他们这辈子都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面包。
最后苏叶点了20只菠萝包,才够这两大两小的男人吃。他们吃得嗓子干疼、直翻白眼,才肯停下来。
餐厅放着时下最流行女星的音乐,鹅黄的灯光静静地洒在餐厅用于装饰的珐琅器上,泛出精致迷人的光。雪白的墙壁挂着名画,就连往来的服务员身上喷着香水,略过之时会留下一道幽幽的香味。
但是杨雪爸一行人的穿着却十分朴素,不是黑色就是灰色的工装,刘刚身上甚至有补丁,浑身写满了乡巴佬的气息,一路上遭受了不少白眼。不过在苏叶用流利的英语点餐、要求金发碧眼的服务员添加服务之后,周围那种轻视的眼神顿时淡了很多。六零年会讲英语的人不得了,在港城人心里那是人上人。
他们这边的人说句粤语都要夹带着英文,即使不会说英语也要生拼硬凑夹几个单词,以便看起来更“洋气”。得亏苏叶平时抓英语抓得狠,刘刚和李明听不懂粤语,居然勉强听得出来几个英文单词。
但操着流利英文和英籍服务员沟通的苏老师显然更厉害。
刘刚和李明心里油然而生起一股敬佩,虽然知道苏老师英语不错,但远远比不上亲眼目睹来得震撼。
离开前苏叶给了服务员一点小费,杨雪爸差点想劝把她小费收回来,最后这顿饭花了上百港币,一行人心痛得直流血。
苏叶发过近千块的电报,再吃上百块一顿的饭就很快适应了。何况他们一行有五个人,食量惊人,食物的味道也很不错。
刘刚喃喃道“这里好像天堂,好繁华。”
璀璨的灯光把维多利亚港衬得宛如明媚的少女,那样婀娜多姿、年轻活泼。路上的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闪亮的路牌仿佛彻夜通明,这里的人一点也不心疼电费。哪里像他们城里,开灯都要掐着钟表算时间,一天顶多开两个小时,再多就要心疼电费了。
他们吃完饭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餐馆后厨的服务生把没吃完的食物倒进潲水桶,有面条、馒头、肉、米饭,大家都心痛得不得了。要不是有苏叶拉着,杨雪爸甚至要上前劝人家不要浪费食物。
“苏老师,我好羡慕他们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们这样过上富裕的日子”刘刚感叹道。
刘刚的感叹,也正是大家的心声。
苏叶摸了摸刘刚的头,告诉他,“我们大陆迟早会变成这样,以后甚至会比它更繁华、富裕”
怎么可能刘刚心想,苏老师又在开玩笑了。这里的街上有着数不清的单车,好像这里人人都有一辆自行车,而上沟村翻遍了也找不出一辆单车。这里大街上气派的汽车随处可见,街道上路人穿着体面的衣服,而他们还挣扎在一年到头都裁不上一套新衣服的窘迫中。
差距太大、太大了。
迟早是多久,大陆要花多少年才能变成这样杨雪爸心里默默想,他根本不敢想这件事。
对岸贫穷、落魄的鹏城才是华国农村的缩影,它几千年、上百年都是这个模样,它的改变太缓慢了,让人毫不怀疑它以后几十年、上百年依旧是这副模样。
苏叶笑而不语,拍了拍刘刚和李明的脑袋。
可以的。六十年后,沪市和鹏城真的超越了港城。
正是你们这一代人、下一代人努力学习、工作,给华国创造了源源不断的机会、积累巨大的财富,后来的他们才能过上富足的生活。正是这一代尝过饥饿的你们,才让以后的华国人永远都能吃饱饭。
所以不必自卑、不必羡慕别人,你们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