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说到正题,林海就不肯应下了。
这个,甄大人,我初来乍到,许多事委实不太明白。你看,高大人临走时,也没和我交代过有这桩事啊。分担皇上南巡欠银,不知可有旨意,或是朝廷的诏令巡盐衙门里没找到这些啊,想必是发给甄大人的。还烦请甄大人展示一下,我可以循例办理。
没有那让我如何处理呢这样大笔的银钱,拨给织造衙门账上,甄大人,以后朝廷追究起来,我可说不清楚啊
向来如此怪不得巡盐衙门的盐税银子有不少亏空。但是,我已经请朝廷派下的官员理清了账本,我与高御史都分别签名确认过,上报给朝廷了。以前的欠账,与我无关,之后若再出现亏空,那就要追究我的责任了。要分担这笔银子,那须得请甄大人向朝廷请令才行。否则,无证无据的,我着实为难啊
还有,甄大人,你也知道,今年的盐引是当众拍卖的,所得的钱款,那都是入了衙门的公账,上缴给户部了。我就是想为甄大人分忧,那也是没有地方去找银子的这
一席话,有理有据,刚柔相济,就是不肯松口答应。甄家家主哪里能拿出凭证来,皇上也不便下旨啊,但这不是大家都明白的事情么见林海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偏生还客客气气的,挑剔不了毛病。甄家家主憋屈不已,悻悻地离开了,脸色很不好看。
在旁边作陪的的衙门里的老人,见状有些惴惴,这甄家可是江南的地头蛇啊,林大人难道不担心得罪了他么
林海无所谓地一笑,从上了忠孝亲王这条船那一天起,他与甄家其实就注定了彼此对立的结果。他无欲则刚,没有把柄让人拿捏,何必惧怕
忠孝亲王对林海提出的晒盐之法十分上心,派出了得力的人手,赶赴山东,紧锣密鼓地试验起来。
京城里,林雪峰和朱氏精心教养着孙子孙女们。长孙林长安已启蒙了好几年,即将入国子监读书。有林雪峰照看着,林长安又聪明用功,是无需担心的。二孙子致远被送到学风很好的东华书院里读书,那是已致仕的孙监丞安排的,因为林家国子监的名额只有一个,已经给了林长安。但东华书院比起国子监来,也是毫不孙色的,入学的门槛也极高。若不是其山长是孙监丞的门生,也不能那么轻易就进去。
这让林雪峰心中感叹不已,阶层、圈子,真的无处不在。貌似,如今林家也成了受益者,寒门想出头,那真是很难的,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如此。
孙女飞鸿还小,是林家和孙家的宝贝,被大家呵护疼爱着,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飞鸿出落得玉雪玲珑,性情开朗,终日里笑声清脆,如阳光一般温暖灿烂。
即使是对女孩子教养很讲究的朱氏,也对林飞鸿的行为很是宽容,不愿拘束了她。他们都希望日后林飞鸿能长成一位快乐健康,有主见决断的女子,能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