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篇快学完了。”霍去病虽然嘴上说着不想读书,其实学起来比谁都快。
刘彻一连问了几个问题,霍去病都答上来了,字也写的不错,刘彻夸奖道“学得挺快嘛,真聪明。”
“你和谨去一边玩吧。”
虽然是休沐日,但身为皇帝加班也是常事,反正还有卫青陪着他。
刘彻也不在意霍去病和尚谨在旁边会不会吵着他,他就喜欢有些声音在旁边,不然这么多政务能把他折磨死。
“今天讲什么啊”霍去病兴冲冲地问。
每次下学回来的路上,尚谨就和他讲古时的战役,他可喜欢听这些了,连着刘彻和卫青没事的时候也跟着霍去病一起听。
“昨日讲了齐国北平山戎,今日讲诸侯国内部的战役吧”尚谨和霍去病讲这些,既是打发时间的故事,也是潜移默化的培养。
霍去病每日都要听,得亏春秋战国天天打仗,能从今年讲到明年。
“好”
“去病知道城濮之战吗”尚谨今日讲这个战役是有深意的,“是昨日那个故事二十年后了。”
“没听过,是哪两个国之间的啊”
“晋与楚,晋文公与楚成王。”
听尚谨讲了这么些时日,霍去病已经能把谥号和人对上了,晋文公就是重耳。
“寒食节”
“对,就是那个重耳。”
“我知道退避舍对吧舅舅和我讲寒食节由来的时候讲到过。”
寒食节其实是很早就有的节日了,原本和晋文公也没什么关系。
舅舅说晋文公和介子推那个割肉做汤和烧死的故事是庄子讲的,左氏春秋里没那么复杂。
不过好多人当真了,说寒食节是由此而来。
“对,城濮之战与退避舍息息相关。楚国发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文公决意救宋,但是他曾与楚成王许下退避舍的承诺。”
“如果向楚国说情,怕楚国不肯;如果和楚国打仗,他心里是不愿打的,也担心齐国和秦国的态度。”
霍去病好奇地问“那他是如何做的”
春秋战国的故事实在太精彩了,经常出乎意料。
“这其中的事有些复杂,不是一时二刻可以说清的。”
“晋文公逃亡时虽与各国交好,但是也有怠慢的,比如卫国郑国,甚至郑国大夫叔瞻告诉郑公,若是不以礼相待,不如杀了重耳。”
“好像在哪听过这样的话”霍去病觉得这话有点耳熟,“商鞅”
尚谨失笑道“确实很像。”
“他们为何总是不听劝啊”霍去病实在不明白这些国君怎么就是把臣子的话当耳旁风。
“他们若是听劝,这史书便要改写了。”尚谨继续讲,“于是晋文公决定使一招围魏救赵,这可比围魏救赵的典故还早。”
“当时楚国才攻打占领了曹国的领土,又与卫国通婚,他要攻打曹与卫,逼楚国救援曹卫以解宋国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