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应该知道,卢皇后生养了一位小公主。”
黛玉点了点头。
卢皇后生养了两个皇子,分别为大皇子和六皇子,在六皇子之后,她还生了一位公主,排行行三,人称三公主。
但三公主幼时体弱多病,有那高人算过,三公主必须养在道观里,方能平安长大。先前在贾府时,她便听过这位三公主的事,进宫几次,她也的确未见过三公主。
想来的确在那道观里养着。
赵令仪道“常乐大你一岁,先前本来好好的,可三岁那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宫中太医皆束手无策,皇后眼睛都快哭瞎了,后来承恩公夫人找来了一位高人,那高人算过,道常乐本不是这凡世之人,若想她好,须养在观里,不见外姓人,才能好。此等荒诞之语,我那皇兄自然不信,可做母亲的,心中挂怀儿女,什么偏的不偏的法子都想试一试,后来常乐进了观里,病果然好了。”
本是客观陈述,说到后来,赵令仪也有些唏嘘。
说常乐命不好吧,她出生在皇家,生来就是皇后嫡女,外祖是承恩公。说她命好吧,可她偏又没有那样的福分。
沈贵妃母家世代杀猪,二公主琳琅从出生就顺风顺水。大公主早夭,常乐在道观,其他公主年龄太小,琳琅竟成了宫里最得宠的公主。
每每看到琳琅,她都忍不住想,若常乐在宫里长大,怕也是这副天之骄女的样子吧。
做姑母的尚且如此,做母亲的,心里又能好到哪去。
卢皇后稳重,这个皇后做的让宫里宫外都交口称赞。苗太后轻易不说人好,对这个儿媳却甚为满意。可卢皇后是皇后,也是母亲。
一晃已经快七年了,卢皇后只在每年二月十五才能见常乐一面。玉清观离京师不算远,可明明这么近,骨肉却不能常相见,
黛玉年岁与常乐相仿,两个小姑娘又都历经坎坷,常乐喜欢吃桂花糕,黛玉也喜欢吃,看到黛玉,卢皇后便想到了常乐,自然就忍不住稍稍移情了。
“没想到三公主竟也有这样一番际遇。”
黛玉有些意外。
幼时家里也曾来过一位癞头和尚,提起她的病,也是类似的说辞,只道要么出家,要么除父母外,其他外姓亲友一律不见,才能保一世平安。
三公主养在玉清观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但个中内情,外头人并不知道,外头只知道她因病养在道观。
原来还有这么一番内情。
一时间,她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三公主生出些同病相怜的感叹。
叹了一回,又忍不住暗想,我和她两个,到底谁比谁要好些
我先没了弟弟,后又没了母亲,没几年,父亲也去了,虽说养在外祖家,外祖家到底不是自己家。三公主金枝玉叶,父母皆健在,可偏偏又不能承欢膝下。道观虽清净,却不如宫里,三公主虽为公主,却又不像个公主。
为三公主感慨了一回,蓦地,她的情绪有些低落。
赵令仪敏锐地发现了小姑娘的不对劲,忙拉住了小姑娘的手,笑道“玉儿,别皱眉,虽然你皱眉的样子很好看,但义母不希望你皱眉,不然”
顿了顿,又道“我会觉得,外头人说得对。”
“义母。”
黛玉忙舒展了眉头,又急急看向赵令仪。
赵令仪却浑不在意,似乎并未将“外头人说的”放在心上。
自从赵令仪要收养个小姑娘的消息传开后,外头便炸锅了,有不少人等着看热闹,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笑话。
外人都说,永嘉长公主哪里做过母亲,虽说有一堆侄子侄女,可养孩子和养侄子侄女哪里一样。驸马死后,永嘉长公主又是那般心如止水的样子,对着个半大的孩子,束手无策的时候多了去,就看到时候是这外来的林姑娘先泄气,还是永嘉长公主先泄气。
诸人多不看好赵令仪,又因为她未出嫁前说一不二,被娇宠着长大的皇室公主,如何肯迁就一个没有血缘的孩子
因此对她的七分不看好,渐渐就变成了九分。
赵令仪将这些闲言碎语听在耳里,心中倒不以为然。见小姑娘一脸着急的样子,心中宽慰,正打算再说几句,马车却突然停了。
她险些一个趔趄撞到车窗上。
下意识地将黛玉揽在了怀里。
车夫着急的声音响起,碧云又急又气,喝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