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幕讲述,他们村都决定闲时多种树,为后代子孙积点福气,否则遇到明清那样的灾难,怕是血脉难续。
姬老头满足地点点头“不错,多种点大树,蓄水。”
姬家父子很认真地为后代谋划,并不知他们的小院是华夏传世最久的民间房屋,共传730年乃当地一景山西高平市。
天幕重归正题从灾害发生周期便可看出,越到近代灾情爆发越频繁,相应的朝廷救灾制度也由粗糙变得完善。
否则以明清灾害次数配上商周救灾制,人类怕是得团灭
秦始皇a刘彻a李世民a朱元璋面无表情后人觉得这话听起来好笑吗
救灾制度到明清时期,已近乎完善,各地发生灾害后,由地方官上报受灾情况时间、地点、具体损失等
勘灾灾害发生后
地方官先勘灾上报,再由朝廷派官员前往灾地进行核实,好让朝廷能对灾伤作出恰当的救灾措施。
核实官员回报朝廷后,朝廷进行议论,商定救灾方案,最后救灾。
总的来说灾情发生后由户部统筹,朝廷遣巡抚及巡按御史前往救灾监督。
地方政府的布政司进行救灾,按察司进行监察救灾过程。
同时各县、州、府的救灾机构,根据灾情对黎民百姓进行救助
朱元璋皱眉,忍不住指出后人失误之处“这就完了”
说得太简略了,他大明还有灾伤划分呢
轻灾分七至五分,重灾分十至八分,根据灾情等级进行救济,重灾赈济,轻灾赈粜。
并且灾民也有等级划分,一等极贫,二等次贫,三等稍贫,不同灾民收到的救济粮也有所不同。
朝廷为救灾所做种种没被广而告之,惹得朱元璋很不满“总讲大明坏事,不说咱为大明之心,后人小子做事不细心,该骂”
话刚落才扬起的脸色便浮出几分愁,忍不住长长地吁口气“后人喜大一统国家,可国家大了诸事难管啊。”
朱标上前为他按摩肩颈,劝道“往日你不是劝我,国事繁多,不能心急,要慢慢调理,怎么你倒急上了”
朱元璋苦笑“咱倒不想急,但对大明百姓而言,知道太多不是件好事。”
他抬头再次望向天幕后人呐,你悄悄地对咱说多好
清朝救灾制度亦是如此,明以干旱、地震、水灾为三灾害,清朝则以水灾、旱灾、疫病为三灾害。
三灾害发生并不是单独事件,而是相互存在联系,如干旱伴随蝗灾,出现时机又处于夏秋季节,若朝廷不赈灾,民众无粮死亡又会因高温产生瘟疫;
清明灾害发生区别,是因明朝处于小冰期前半段,而清朝正逢寒冷期。
从清朝大大小小的水灾数据来看,清平均每年发生水灾近59次,其灾害主要集中在清朝前期,后期气候逐渐变得干冷后,水灾频率才放缓发生周期
清朝帝王气冷抖你别光说不放啊
把水灾日期地点列出来啊不带这么厚此薄彼的。
清朝中前期相对温暖,但总体气候低于明朝,即使是相对温暖期,温度对植物、农作物生态也极度不友好。
如顺治十一年到康熙五年中,短短五十年内,太湖、汉江及淮河结冰五次,洞庭湖结冰三次。
又因寒潮太过,自唐以来江西专为朝廷进贡的柑橘园,不能生长结果
天幕顿了顿补充道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要求在125c到37c之间,在水果种类中是耐寒性较强果树,而江西柑橘不结果,可见清朝气温多寒冷,对农业影响多大
明
朱棣仔细观察明清农牧交错线“先皇在世时,为安边境也为置流民,在北边大兴军屯、民屯及商屯,朕记得从江西、山西、四川等省移过大量人口过去
屯田安疆。”
为节财力朝廷行纳米中盐法,让各地盐商为盐引自出财力,招游民屯田边地种栗。
朱煦高不解地望着自家爹,不明所意又不敢开口问,只好愣愣地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