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纸有印刷术总不能放着不用,正好仗着齐国人不了解书本纸张的特性,糊弄他们。
任哪个没见过纸的人都想不到,一张纸就能记载一卷竹简的内容,更想不到一本书能轻到那个地步。到时候看到沉重的车辙印也不会多想,只以为书本就是这么重。
得到齐王的答复之后,秦国的匠人就带着他们提前做好的工具,在士兵的护送下奔赴齐国了。
秦匠一来就直奔稷下学宫,带来的几车工具把学宫里的诸子们给惊到了。
这都是什么东西
却见三人一组取出竹简,一人辨认文字并翻找字典对照,一人从活字转轮盘里寻找字模组装,另一人负责涂墨印刷和校对。
一份竹简没用太久就组装好了,然后是用空白纸张印刷再装订成册。一整份的著作至多几个时辰就可以完成印刷,为了保险起见秦国还印了好几份。
印刷好的著作直接被士兵装车带走,拉去和粮食混装。之后也由秦国士兵负责护送回国,士兵全程凶神恶煞,禁止外人靠近。
不能靠近就没办法上手触摸,只能远远看着秦人忙活。大家不明觉厉,只知道那是新奇的好物,全都眼馋地看着。
秦国居然弄出了这么方便就能复刻著作的东西吗要不要去秦国转转,看能不能学到技术
印刷仿制是不难,可是那个纸张不同,他们光看着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啊。
没多久,咸阳迎来了大批量的学子。
彼时扶苏正在试典礼上要穿的衣服,秦王政百忙之中抽出空来,陪儿子一起试衣服。
他像个挑剔的甲方,在衣服上挑出了不下十
个毛病。扶苏倒是没什么感觉,他都习惯了,负责制衣的绣娘快要吓昏过去了。
本作者无字惊鸿提醒您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侍官说起了运粮的事情
“士兵已经按照吩咐将粮草运到了赵魏边界。”
运粮是有个损耗的,毕竟负责押运的士兵也要吃饭。古代交通不发达,路难走,速度也慢,夸张的时候运一份粮需要消耗十份粮。
所以七国之间互打很容易调集大量粮草,不需要运太远的路。等到汉朝打匈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光运粮就是个让人心头滴血的损耗。
不仅是粮食,士兵也是。
七国庶民拿起武器就能上战场,放下武器就能回乡种田。
不管打仗还是种田,基本都在家门口。不需要走太远的路,分分钟拉起来几十万大军。
等到了打边疆异族的时候,十万大军都难凑。千里迢迢赶过去,实在是不容易。
要不是后来的朝代人口越来越多,边疆想凑出数十万大军,那是在想桃子。
秦王政和扶苏商议之后,以尽量少浪费这些来之不易的粮草的原则,干脆把粮食就近运到赵国和魏国的边境。
下一个不是打魏国吗还省得再从关中调粮这一步了。
齐、魏、赵是接壤的,粮车从北边进入赵地,那里有个三国交接的区域。沿着其中魏赵的国境线运粮,最为方便。
虽然难免还是要绕点路走大道,但也比直接送去关中要好。将军们提前商量好了进攻的路线,粮食就运到屯兵点存放。
侍官接着说
“书籍被单独分出来,暂且存放在齐赵边界了,等凑够几车再一同运来咸阳。”
秦王政颔首
“善。”
反正书籍也不是主要目标,晚点送来不耽误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