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在章台宫长足了见识,第一次知道原来英明睿智的君主是这个样子的。出宫之后偶遇满大街闲逛的街溜子韩侯,突然有了一种怪不得韩国会灭亡的明悟。
别人家的诸侯王已经开始为子孙后代如果不成器该怎么解决而考虑了,他家的不提也罢
韩侯瞧见张良,高兴地打招呼
“子房啊,这是刚从宫里出来秦王找你什么事”
这唠家常的语气,很难想象是旧主在和臣子寒暄。
张良默然不语。
韩侯也不在意他回不回答
“行了你别说了,我懂我懂,朝堂机密不好对外说的,本侯就随便问问。”
换楚侯说这话,只会让人觉得是在阴阳怪气,讽刺臣子背住投敌。但韩侯完全没这种想法,他的语气甚至还有点高兴。
佐证就是下一秒韩侯欣慰地拍了拍张良的肩膀,夸赞道
“你比你爹能干,这么快就混到能被秦王单独召见了。不错,继续努力,本侯以后就靠你了。”
张良
张良开始思考,他为什么是个韩国人,韩国造了什么孽怎么出个这样的亡国之君。
这还没完,韩侯又关切地问道
“对了,子房你是不是还没成家赶紧成家啊,多生几个争气的儿女。万一本侯寿数太长,还得继续靠你的儿女过日子呢。”
说着说着又抱怨起其他韩臣一点用都没有,在秦王面前根本说不上话。
张良
韩侯说话也太没顾忌了,什么叫“万一本侯寿命太长就得靠你儿女了”诅咒他活不过韩侯这个中年人是吧
张良现在就是很不理解,他祖上当初为什么选择事韩,韩王救了他全家是吗现在韩国都没了,他们一家还得继续给韩侯辛苦卖命,这也太惨了。
告别了自说自话的韩侯,张良心情不佳地回到府中。
因为被韩侯强拉着寒暄了好一会儿,原本还有点光亮的天空彻底暗了下来。待张良进门的时候,张府的暮食早就摆上来了。
父亲张平见他这么晚才回来,便关心了一句。
张良实话实说
“儿被韩侯拉着说了半晌的话,这才回来迟了。”
张平比他儿子忠心多了,当即开始追问他们都说了什么。又问儿子韩侯最近过得怎么样,气色如何,有没有受到苛待的迹象。
这些张良都一一答了,他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
但是有些话,是真的不适合跟长辈说。张良年纪轻没有经验,不知道这天底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
张平瞬间抓住了谈话重点
“韩侯关心你是否成家”
张良生出了不祥的预感
“父亲想说什么”
张平叹气
“是为父疏忽了,竟忘了你也到了婚姻嫁娶的年纪。韩侯说得不错,你是该娶个妻子
了。”
他倒不是和韩侯一样想着压榨孙辈,而是觉得儿子这么大年纪没有娶妻太孤单了一些。而且张平自己也挺想含饴弄孙的,府里就他和儿子两个人住着总觉得过于冷清。
张良
猛不丁地遭受到了催婚,张良终于后悔起来,早知道就不提这件事了。
前些年韩国还在的时候,张良年纪轻,不着急成婚。后来韩国突然就没了,大家都朝不保夕的,作为阶下囚自然也就没什么嫁娶的心思。
也就是这两年,父子俩重新被起用。
但在没有站稳脚跟之前,贸然娶妻只会害了人家姑娘。万一哪天秦王翻脸要清算他们这些韩国旧臣怎么办,总不好牵连妻子一起被治罪。
张平越想越觉得如今时机已到,是可以考虑一下儿子的终身大事了。
张良见父亲当真开始思考起来,心中警铃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