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两三日,明日一早,末将便可率兵出发”
“好”
曹昂赞许的应了一声。
接着又偏头看向了荀氏叔侄。
“文若,公达,此番南下攻略豫州各郡国,我最看重的其实是颍川郡。”
“一来颍川郡联通了荆、兖、豫州和司隶,乃是陆路交汇之所,是交通要道,枢纽之地,它的重要性,甚至比边上几个封国加起来还要重要。”
“其次袁术虽然退回了鲁阳县,但他在颖川郡境内依旧留有布置,尤其是靠近西南部的几个县,袁术都保留了一部分兵力。”
“把这些零散在外的分支给清掉,接下来围攻袁术的过程中,才会更加便利和容易一些。”
曹昂细致的阐述了一番,自己重视颖川郡的原因。
而后停顿了几秒钟。
接着又继续说道“只是在最看重的同时,也最棘手啊”
“颖川郡境内士族繁多,排得上号的世家宗族,少说也有十个以上,周边那些郡国虽说也有不少宗族世家,但和颖川郡境内的境况一比,那简直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因此一旦我军南下进入颖川郡,就必须迎头面对这些地方宗族,将这些士族大家的线头给理清楚,否则想要借用地方上的力量,那无疑是件难事。”
“文若,公达,在这件事情上,还需要你们二人出面走一遭啊”
颖川郡不比其他郡国。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由文化人掌管的地方,而在这个年头,文化人在稀少的同时,也具备强悍的力量。
曹昂很难这样对待梁国、沛国一样,出示武力来进行震慑,那样只会适得其反,甚至声名有损。
毕竟文化人最擅长的,就是利用手中的刀笔,写下他们想写的话。
因此曹昂才会想到,让荀彧和荀攸出面做中间人,让自己和地方势力,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曹昂把话说的清楚明白。
而叔侄二人在对视一眼后。
纷纷起身,向曹昂躬身。
其中荀攸更是斩钉截铁的说道“将军之意,属下明白。”
“此次南下,我会先张辽将军一步,率先进入颖川郡,联络上郡中那些相熟的家族。”
“我会想办法,赶在大军正式进入郡中,对袁术动手之前,对本家荀家,钟家,陈家和韩家,进行说服与劝导,让他们尊奉将军您的意志。”
颖川郡,乃是士族聚集之地。
境内十几个大家族当中,荀攸提到的这几个,排在最前面。
如果荀攸能够说服这几个领头的,那剩下的自然也不会跳出来搞事情。
话音刚落。
还未等曹昂作出回应。
荀彧便又接着说道“将军,东郡的政务,属下会暂且交托给他人,此行我同公达一并返乡走一趟。”
叔侄二人答应的非常痛快。
这让曹昂感到很是满意。
不过对于他们二人这般爽利的态度,曹昂倒也没有特别惊讶。
毕竟家族是家族,前途是前途。
除非二者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强逼着只能二选其一。
否则哪怕损害一部分家族的利益,这些从家中出来的子弟,也会先行选择保住自己的前途。
或者说利用家族折损的这一小部分利益,来谋求自己的更大进步。
今日损失一份,来日回报的可能是三份五份。
更何况曹昂要求的,只是颖川郡境内各大家族,拥护并支持曹家的统治,同时顺带着坑袁术一把。
仔细论起来的话,除了那些和袁术走的特别近的家族,其余都不会有什么损失,那这又有什么可顾忌的呢
这也是荀彧和荀攸身为荀家子弟,却无比积极的愿意为曹昂回乡奔走,替曹家谋取在颖川最大利益的根本原因。
“文若,公达,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们了,我且静候佳音。”
“不过有些话要说在前头,此番你们南下,尽力而为,能成则成,不能成也不必强求。”
“等到逐走了袁术,斩断了从旁干扰的存在之后,回过头来收拢颍川,这也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曹昂语气温和。
说的也是和气之语。
然而听在叔侄二人的耳中,却令他们不由心中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