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关于秦国人新式书籍的消息也差不多传开。
惊讶,惊奇,很多人在打听什么地方能看到这书,但数量实在有限,买到的人总共也没多少。
褚太平和晋澜回去的时候,他们家里的那些宾客也在讨论着新书籍的事情,议论声声。
“只是听着奇妙,也没人真的见过。”
“夸大其词的消息,在这邯郸城从未少。”
“什么一本书相当于40本,什么能将完整的论语放在手上,可能吗”
“他范雎一秦人,何德何能在我邯郸呼风唤雨”
也不知道是哪个对范雎意见颇大的赵国贵勋,正在愤愤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引得不少人点头。
反正只要挑着范雎秦人的身份,总能让不少人达成一致引起谩骂和指责。
这时,一个小孩的声音突然响起“你说的夸大其词的书籍,可是我手上这样的”
“我这正好有一本。”
小孩小心翼翼地翻开手上的书页“上面所载内容共11705言,为论语全篇。”
“且我一小孩都能将这样的书轻松拿在手上,何况大人。”
安静,然后是惊讶,看着那书都移不开眼,居然真有这样的书籍。
传言居然是真的。
“不是说这书售卖得很少”
“能买到的人寥寥无几,现在很多士勋争相上门观看都找不到门路。”
“褚家的幼子手上怎么有一本”
褚夫人眼睛都震动了一下,赶紧道“那那范雎售卖的纸张着实不错,听说连我王都十分喜欢,我便遣了人去买来看个稀奇,没想到纸没有买到,倒是买上了一本这么稀奇的书来。”
“这书着实有趣,各位不防都看看。”
她这话其实有些漏洞,若真是这般购得,那一开始大家都在打探书籍的时候,为何褚夫人不直说她刚好购买到了这么一本。
褚天平看着被围着传递的书籍,眼睛一个劲眨巴,这这是仙人送给他的,别人想买都买不到,现在怎么就传来传去了,都将他的书传脏传旧了。
且不说范雎的新式书籍响彻邯郸,邯郸上下讨论得火热的时候,范雎又传出来一个消息,可以替人大规模的印刷书籍,有立书著传者联系。
这消息一出,真正的将新式书籍推向了顶风。
哪一个读书人没有这样的理想,可惜,唯圣人书籍可以名传四海。
但范雎说,是个人他都可以帮忙大量印刷其作品。
与此同时,赵国的河套平原上,一个衣衫褴褛的秦国队伍正在艰苦前行。
他们是来诏范雎和赵政回秦的,只是没想到他们这么精良的队伍在赵国竟然如此举步维艰。
怎么说呢,连喝口水,那些赵国人都不愿意,得他们自己到处寻找干净的水源
。
以至于他们本该早就到了邯郸的路程出现了问题。
原本威风凌凌的队伍,如今除了风尘仆仆,还有些狼狈。
带队的将军名叫李信。
年轻,骁勇,还有足够鲁莽,所以这次被委以重任。
李信对这次的任务也颇为感叹,一开始是让他去趁机杀了那个假秦使范雎,结果他这一路上,咸阳传来的指令反复变化,现在让他一武官都成了礼官了,去迎他秦国使臣范雎和秦国公子政回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