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为经认识蔻蔻很多年了。
他了解对方的人生,了解对方的过往,听过对方阐述自己的内心和梦想。
没准。
他要比了解酒井小姐,更加了解蔻蔻。
青春的爱呀。
它真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人们总是在最开始接触谁的时候,便伴随着主观的想象,给对方涂抹上各种各样的油彩。爱情,它就是一幅老画的艳丽的油彩慢慢的被时光侵染褪色,而你却发现自己依然愿意在画框身前长久驻足。
顾为经低头轻轻的笑了一下。
他竟然发现,过去这么长时间里,论他接触另外一个人的内心,接触的更多,论向另外一个人吐露自己的内心,吐露的更多的……两者居然都是树懒先生。
一个他至今为止从来都没有见过面,不知道对方的外貌、年龄乃至身份的人。
他们之间的目前交谈方式,就注定不可能带有太多“浓妆艳抹”。
简简单单的一个人说,一个人听。
可这就够了。
顾为经不了解树懒先生的外貌、年龄、身份或者职业,唯一绝对可靠的信息就只是对方应该是一个中年大叔。
顾为经不是通过这些信息认识的树懒先生,他是通过对方的“心”认识的树懒先生。
剥下一个人的外衣。
在剥下所有虚伪、虚无、虚妄的装饰之后,在脱离了所有世俗附加妆点之后,他所露出的“真正的身体”。
那个温热、可爱、博学、强大,偶尔会有一点点突然冒出来的反差萌的人。
他了解树懒先生,了解树懒先生的优点和缺点。
无比奇妙。
除了“恋爱小课堂”之外,顾为经几乎没有和树懒先生谈论过有关各自生活上的事情。
能想象一个人的躯体,眉眼,完完全全由艺术与诗歌,由沙漠里的飞行员,星星上的玫瑰,乌托邦,海岸边的女王和水中的巨人组成么?
这就是顾为经的感觉。
树懒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由一行行诗句堆积起来的人物。
他的谈吐有些时候显的稍微“不接地气”,一辈子都生活在象牙塔里的老学究难免会有这样的问题。
仔细倾听,仔细交流。
顾为经又能感受到树懒先生内心里的温热与温情,尤其是对方对艺术领域的喜爱,完全做不得假。
假以时日。
他要是能和树懒先生在现实世界里相遇,一定会是非常令人动容的场景。
如多年的故友重逢。
顾为经会对对方送上世界上最美好的祝福,树懒先生则会回以温和的笑容。
这一幕太有意境了。
年轻人不由得想得出神。
“对了,关于之后的采访对谈,我不是很喜欢那个安娜·伊莲娜。我昨天和她见了一面,相处的并不是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