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杞把这首诗的名字改成了边塞。
虽然名字改了,但是,并不影响诗的质量。
满意的看着面前的诗文,朱杞将其交给跑腿的小厮。
桃花庵歌的影响还在发酵,因此,夏厅中的文人并没有关注写诗的朱杞,实际上除了于谦之外,诗会这边也没有人认识朱杞。
不过,见过朱杞一面的于谦,对朱杞可是上了心。
朱杞的诗文一送到评委这边,就被于谦发现。或者说,于谦是在第二关专门等待朱杞的诗文。
畅春园诗会,春、夏、秋、冬四关的初选诗文,都有不同的考官评定,只有那些极为优秀的诗文才会送到大儒评委手中,因为,诗文是否是佳作需要他们确定。
于谦知晓朱杞的才气,因此在向几位大儒回话后,便急匆匆的赶到夏厅。
正好赶上朱杞的诗作新鲜出炉。
夏厅审核官看过诗文后,诗文便被于谦急匆匆拿走了。
朱杞这首边塞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夏厅的审核官知道,自己根本评价不了这首诗。
因为,这又是一篇佳作。
“诸位先生,木公子在夏厅又出一篇大作”于谦有些兴奋的说道。
“大作”为首的那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接过于谦递过来的诗文,轻声诵读“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好”
“佳作此诗可为佳作”
“好诗豪气冲天,此诗可佐酒”
“宋老,你这一读,可把我酒虫给勾出来了“
“哈哈宋老、杜老,我府中有几坛葡萄酒,这就让人快马取来”
“葡萄酒要配夜光杯啊我府里有”
“太后、娘娘,前面又出了一篇佳作。”
“哦又一篇”
听着宫人的复诵,太后、皇后都有些异色。
畅春园诗会虽然佳作不少,但是,像今年这般,在选拔阶段便佳作频出的绝无仅有,更何况还是战场诗。
相比于武将来说,文人接触战场的机会不多。
因此,要想写出让武将认可的战场诗可不容易,至于武将,他们可没有写诗的心思。
“此诗何人所作”
“禀太后,此诗正是前面写桃花庵歌的木己。”
“皇后,你命宫人前去传信,诗会过后本宫要见见这木己。”
“母后,这是”
“木己有才,从边塞诗来看,此人虽有隐世之念,但也有功业之心。本宫见一见他,看看他能否为大明所用”
皇后点点头道“母后,此人文风多变,两首诗风格相差极大,从边塞诗来看,此人恐怕也是上过战场的人物。只是这桃花庵歌的逍遥之意太浓,母后出面恐怕有些适得其反。”
太后闻言,思虑片刻,笑了笑道“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也罢皇后说得在理”
皇后笑着道“母后,前面可还有宋学士他们这些大儒在呢”
太后笑着道“皇后说得不错,是本宫糊涂了那咱们就在这里品读佳作,外事交给宋濂他们。”
“嘻嘻母后,此诗可以佐酒,我命人取些葡萄酒来。”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