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再造未来 > 第二四六节 科学家

第二四六节 科学家(2 / 3)

这样的事情看似不可思议:自然科学发展到了现在的阶段,绝大部分的科研成果都是需要极为精密的实验和大量的仪器才能够完成的。那种科学发展早期阶段,靠着一个人,一个突发奇想就解决的科学问题,似乎已经不能够对科学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了。科学家们越来越专精一门,越来越需要合作才能共赢,这也是公认的事实,可这件事情跳出来正常规律。

像是这样靠着突发奇想的行为来解决问题,在现代更多的时候已经是民科的专利——然而安德烈·海姆就是用这种方式,解决了问题。

一个胶带,十五分钟时间,解决了困扰人类二十五年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在现代科学界竟然还会发生,科学竟然还是可以靠着最简单的才智来解决,也只能说科学真是有着让人沉迷的魅力。

靠着极小的投入,却有着极为了不起的发现,这正是石墨烯的特点。对于杜立鼎来说,不得不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想要在材料学方面做出来一些事情,引起国家的重视,那么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合适?

正如杜立鼎所说的,这是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课题,而且还是一个很容易就可以拿到诺贝尔奖的课题,这个东西如果被中国人制造出来,绝对是会让国家很有面子的。而且它还可能会让中国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的时间大大提前。

归根到底,诺贝尔奖是一个应用科学的奖项,它的颁发一向都是比较青睐于那些应用性比较强的科研成果——正是因为如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鼎鼎大名也拿不到诺贝尔奖,可是光电效应就可以拿到。一种科研成果如果能够立即产生轰动效应,那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就也会更大一些。比起来那些动不动就要拖延十几年,二十年才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的科研课题,石墨烯只要出现了,那引起的就是十足十的轰动效应,拿奖自然也会非常快。

在杜立鼎记忆之中,短短七年时间,安德烈·海姆就拿到了诺贝尔奖。而且考虑到09年搞出来石墨烯的化学制备法,10年石墨烯就拿到了奖项,杜立鼎估计,要是自己早几年把化学制备法抛出去,也许它拿到诺贝尔奖还会更快一些:这样划时代的发明,根本用不着等待20年。

而杜立鼎很喜欢它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这个东西制备也好,后期的验证也好,都很适合中国现在的条件。

石墨烯的制备条件比较简单,就算是条件简陋一些也无所谓——毕竟只要有胶带就万事大吉。可是制取出来之后,验证它的各种物理特性是不可能一个人随随便便就完成的,验证这些用到的设备依然还是需要大量的仪器,反复的实验,这些仪器的投入也得200万美元左右——但是好在,这些仪器并不是什么特别少见的东西,燕大就有这些设备。

再怎么说,燕大也是全国顶级的大学,倒也不至于太过寒酸。虽然中国的科研条件不行,但是水木和燕大终究是top2的级别,很多该有的实验室还是都有的,科研条件不是别的学校可以比拟的。石墨烯研究出来之后,想要在燕大做实验也很简单:这些实验必不可少,不然的话也就真的成民科了。

这件事情,只要燕大的一些协助就可以完成。而这对于杜立鼎来说太容易了。他现在还是燕大的学生,想要在学校做实验本来也不为过。而且他还给了燕大大量的捐款,和燕大关系很好,这更是使得一切不会遇到什么阻力。而且这个课题说不定会让燕大产生诺贝尔奖得主,这更是进一步拉近关系的好机会。

而石墨烯的制备,也还有着第三个好处,就是杜立鼎把它拿出来的时候,也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杜立鼎很想要搞出来点大动静,可是自己有金手指的事情,他不想暴露——而石墨烯的制备,正好可以满足这两点。

最新小说: 七零换亲,高冷硬汉夜夜追妻 替身上位,谁把黄袍披本王身上了? 重生真千金,杀疯娱乐圈 我邀请万界人物成为第四天灾! 无尽破限,我在高武天道酬勤 官场:请叫我首长,我太想进步了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快穿大佬不做炮灰 双修高手玩转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