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嘛,离不开人才。”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营城船舶下半年的目标定多少?”
还不等徐斯年回答,他便强调道:“要是比去年同期和上半年低你就不用报了,我报上去都嫌丢人。”
“上涨5%,这是极限了。”
徐斯年微微摇头说道:“你也知道,业务上半年好做,下半年不好做,我还等着营城港区带动船舶制造呢。”
“快艇的销售怎么样?”
李学武夹了一口青菜,看着他问道:“比同期增长了多少?”
“不多,我说的是渠道啊。”
徐斯年想了想,说道:“非渠道倒是多了,去哪了我就不说了。”
“还得提高速度啊,船速。”
李学武看了他,讲道:“港区一旦运营,很多订单你都接不下来。”
“再一个,跟滨城船舶的合作也要加强,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
“这个我想到了,最近就琢磨这件事呢。”徐斯年吃了一口螃蟹,点头说道:“前段时间工作太忙了,审计和组织建设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你跟我诉苦没有用,工作安排下去了,你不执行还是我不执行?”
李学武给棒梗夹了青菜,嘴里讲道:“沈飞那边有意开展合作,是一个大项目,真要能做成了,钢城的集成化零部件产业就真的起来了。”
“大项目?”徐斯年听得出来他话里的意味,问道:“能有多少?”
“想象不到,非常多。”
李学武看着他讲道:“从技术和生产两个方面实现突破,继汽车零部件产业之后,飞行器零部件制造也有了目标,你们营城船舶什么时候一统江湖。”
“别闹了,还一统江湖呢,我们算什么小鱼小虾。”
徐斯年撇了撇嘴角,道:“你没听说嘛,滨城、津门也搞了万吨级造船设备,接下来要有大动作了。”
“这不是正好嘛。”李学武讲道:“连建筑总公司那边都去找关系接项目了,你们还能坐得住?”
“两码事,两码事。”
徐斯年夹着青菜,讲道:“咱们厂汽车工业异军突起,拿到产业链的关键我是相当佩服的。”
“你刚刚说要做飞行器零部件供应链,我觉得也有可能。”
他吃了青菜,看着李学武讲道:“要是在船舶行业也做零部件供应链产业,我觉得不太现实。”
“你也知道,船舶的零部件都很大,而且有运输要求。”
徐斯年扬了扬筷子讲道:“就是仓储调运都算困难,更别说订制化了。”
“大型船舶都是一船一设计,除非你说的是小渔船,或者是快艇那种小船。”
“那就尽量实现标准化。”
李学武认真地讲道:“营城船舶现在的制造量绝对算不上现代化。”
“你可以说现在能满足订单需求,还能造万吨级大船,但以后呢?”
“在设备、工艺、技术等层面无法实现突破的时候,标准化生产和组装才是加快造船速度的唯一途径。”
“你说的这个我回去想想。”
徐斯年有些挠头,看着李学武抱怨道:“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不是一颗螺丝,一张铁板的事。”
“工业企业本身就要随时面对时代的选择和考验。”李学武指了指火锅,让他多吃点,嘴里则继续讲道:“你现在不考虑将来,那将来就不考虑你。”
“别老想着单打独斗。”
李学武又提醒他道:“多跟李主任汇报汇报工作,下来再跟科学研究院那边协调协调,你得下点工夫。”
“这哪里是一星半点啊。”
徐斯年嘴里叫苦,可还是点点头,指了棒梗道:“小子,再去拿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