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生产是有机械部分,可机械不也是人来操作的嘛。
李学武很清楚工人的管理矛盾点在哪,所以不会轻易给出确定的答案。
“领导,有件事汇报。”
张恩远走了进来,轻声汇报道:“工会刚刚开完会,说是要组织活动,主题是组织建设,要搞文艺表演。”
“哪来的文艺表演啊?”
李学武抬了抬眉毛,问道:“文工团那边最近有来辽东的安排吗?”
“应该是没有的……”
张恩远迟疑了一下,汇报道:“是不是窦主任有别的安排啊?”
“哦,让他们搞吧。”
李学武微微眯起眼睛,道:“既然他们愿意搞,那就搞一搞好了。”
-----------------
七月下旬,冶金厂常务副厂长杨宗芳带队,红星钢铁集团几个单位联合组建了调研团队,一起去了沈飞。
李学武没有去,但一直都关注。
沈飞的副厂长王新觉得红星钢铁集团很有诚意,毕竟这个年代单位之间合作项目要经过专家组论证的不是很多。
往往都是双方的领导坐在一起,听主管副厂长介绍情况以后便拍板了。
什么叫拍板啊,就是一拍桌子就能决定项目开始合作。
当初王新主动询问李学武,有谋求合作的意愿,却没得到李学武的答复。
当时王新是有些顾忌和猜测的,可直到现在才确定,他都猜错了。
红星钢铁集团没有轻慢沈飞的意思,李学武没立即答应他也是有程序上的考量。
先论证,再讨论和谈判,最后才是双方领导碰面,签署合同。
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
根本不管业务的领导根本不用临时做决定,有专业的团队给出指定性的意见。
而领导往往会同分管领导以及班子有关成员进行讨论,这样犯错的概率就大大地降低了。
真到了签合同的时候,他们则成了吉祥物一般,做个样子就结束了。
合作的全程都控制在专业的角度和范围内,这样的合作才有保障。
尤其是听专家组讨论,要出具生产报告和论证报告的时候,王新是有些动容的。
沈飞就走了很多这样的弯路,往往上面定下来的合作水土不服,无疾而终,浪费了时间和经费。
真要是从一开始就用红星钢铁集团这一套办法,也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了。
企业合作都是拍巴掌,行就是行,不行就推脱,很少有这么专业的程序。
王新主动将沈飞的工程师团队和设计师团队成员介绍给了红星钢铁集团的专家组,双方见面,共同讨论研究。
他还收到了一份专家组成员个人信息,上面罗列了专家的保密情况。
太特么专业了——
沈飞的项目自然是保密的,因为要开展合作,这才安排工程师见面谈话。
如果出现了泄密的情况,沈飞还真不好直接追究红星钢铁的责任。
但是,心里膈应是应该的。
现在好了,红星钢铁集团专家组的情况就摆在他们眼前,随便调查。
如果真出现了泄密情况,首先排除的就应该是红星钢铁集团的专家组。
红星钢铁集团的工作管理条例和保密制度是李学武主持编写的,具有很强的约束性,这个可是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