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微微一笑,道“你即将听政御史台,这也是分内事。根据你的想法来处理,无需担心。”
刘协小脸绷紧,惴惴不安抬手道“臣弟领旨。”
说着,他抬步向前走,心里想着说辞。
刘辩给了潘隐一个眼神,潘隐会意,命六个便衣禁卫护送刘协过去。
刘表还沉浸在被发配去荆州的恐慌中,目送着刘协的背影,眼神十分复杂。
钟繇也有些担心,道“陛下,渤海王能行吗”
刘协一个处理不好,可能惹出大乱子来
刘辩注视着刘协的背影,道“你们不要小看他,再过几年,说不定能帮上朕的大忙。”
钟繇向来信任刘辩看人的眼光,心里不禁有些好奇。
这会儿,刘协已经到了太常门口,他一身常服,面无表情又自带威严。
十几人见突然冒出一个小男孩,不由得愣了下,话头顿住。
“谁家的小孩”
“不认识你们认识吗”
“小孩走开,不要耽误我们的事情”
“走开走开”
一群人冲着刘协大叫,甚至有人上前准备扒拉他。
当
一个禁卫猛的上前一步,拔出刀,喝道“渤海王殿下在此,谁敢放肆”
十多人自然知道渤海王是谁,在近一年诸多事情中,有两个主角一个是刘辩、一个是刘协。
在名声方面,某种程度来说,刘协还超过了刘辩
十几人面面相窥,而后看着刘协,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众多谣言之下,不到十岁的刘协是一个受害者,被抢夺了皇位,拘禁在宫里,随时性命不保,十分可怜。
刘协尽可能的保持平静,余光瞥了眼不远处的刘辩,下意识的背起手,又觉得不合适,站在那,有种无所适从,心里想好的几个词,忘了一干二净。
“学生等参见渤海王”倒是十几个太学生中,有人反应过来,连忙抬手见礼道。
其他人纷纷跟着见礼,同时还在对视,目光交错,好像在密谋着什么。
刘协僵硬着脖子点头,语气平淡的道“免礼。你们在这里闹什么”
其中一个学生抬着手,道“渤海王容禀,我等太学生,正在陈情。”
刘协看向他,道“陈什么情”
这学生似乎受了不少冤屈,一脸愤恨,道“总共十条,一,太常擅改课纲;二,吏曹录人偏私;三,丞相昏庸,碌碌无为;四、奸臣当道、阻塞言路;五,朱儁平叛不力,理当问罪;六、董卓妄为,无视朝廷;七,曹操拥兵自重,屠戮士人;八,大司马剿贼不力;九,御史台越权,欺压百姓;十拘禁渤海王,陛下不仁。”
前面的刘协倒是无所谓,最后一条,令他瞬间色变,难以保持平静。
他不敢去看刘辩方向,迅速绷紧小脸,道“你们有何证据可有奏本、诉状。”
这学生抬着手,神情越发痛恨,道“学生等上书十几道,皆是石沉大海,请渤海王做主”
刘协嗯了一声,道“按照朝廷的规矩,所有奏本进出皆有登记,除非陛下留中,其他须有回复。本王明日会听政御史台,将你等姓名留下,本王明日会亲自查处。”
十几个太学生闻言不由得怔了又怔,刘协要亲自调查
他们与刘协说这些,可不是要他调查,而是借机扩大事态,逼迫朝廷答应他们的要求。
再说了,你刘协一个随时小命不保的人,凭什么查处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