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盯着他,道“我问的是,这些钱粮是从哪里得来的”
五万万钱,十万石粮食,这可不是小数字,足以超过一年朝廷赋税
杨彪陡然反应过来,小眼睛眨动的注视着荀彧。
荀彧只有二十七八岁,模样却有四十,毫无情绪波动,与王允对视道“王公的意思是”
王允冷哼一声,道“我是问你,这些钱粮,是否是曹操劫掠世家所得”
荀攸闻言顿时松口气,原来王允并不知内情,连忙道“王公,曹操劫掠一事,子虚乌有,这是朝廷的共识。另外,他所筹措的钱粮,自身都不够用,怎么可能还会上缴朝廷再者说,从北海押送钱粮到洛阳,从时间上来说,完全不可能。”
王允皱眉,倒不是信了荀攸的话,而是荀攸最后的几句话确实无法反驳从时间上来看,曹操劫掠的钱粮,还送不到洛阳。
但他仍旧狐疑的盯着荀彧、荀攸叔侄俩,他越来越发觉,他们有事情瞒着他,不知道在图谋什么
杨彪见状,道“那,这些钱粮到底从哪里得来”
荀攸,荀彧对视一眼,正想着措辞,门外的徐衍疾步过来,道“丞相,太皇太后有请。”
杨彪胖脸一抖,有些愣神,道“你是说,太皇太后”
“是。”徐衍道。
杨彪看向身前的三人,绷着脸道“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指的是董太后。
自从刘协争夺皇位失败后,董太后一直遭到刘辩软禁,从未有自由。
这还是她第一次公开召见朝臣,还是丞相
王允有所明悟,淡淡道“渤海王的婚事。”
杨彪却觉得不仅于此,看向徐衍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徐衍连忙道“回丞相,陛下旨意,明日起,渤海王听政御史台,不其侯升任御史中丞。渤海王大婚后,暂不就国,在宫外开府。”
杨彪心如明镜了,摆着威严道“知道了。”
王允耿耿于刘协要开府建牙,不由双眸紧锁,神情凝色。
荀攸,荀彧两人没说话,宫里的陛下对御史台改制推进缓慢早就不满了。
刘表不能体悟上心,被罢在所难免。
“我去见太皇太后。”杨彪整理着衣服,起身离开。
王允冷眼看过荀彧,荀攸叔侄,跟着起身。
杨彪脚步匆匆,走的飞快。
王允刻意慢了一点,等杨彪走了,忽然与两人道“关于裁减冗官一事,我意明年继续推进,吏曹怎么看”
荀攸看着他,道“王公的意思是京外”
去年裁剪冗官,主要针对是洛阳城,而京外刘辩顾忌会产生大骚乱,压着没让王允动。
王允道“不错。我意先从司隶,并州,兖州,青州还有豫州开始。”
荀攸注视着王允,神色沉吟。他哪里不知道王允的心思,去年王允裁减冗官便刻意针对他举荐的人,这一次多半还是不会放过
或许,就是冲着所谓的颍川党来的
荀彧突然插话,道“王公,下官听说,汝南太守李儒近来与董卓走的十分近。”
王允漠然转向他,淡淡道“他是奉我之命监视董卓。”
荀彧神色如常,道“王公,李太守这么做有损清名,朝野颇有非议。”
荀攸见王允要发怒,连忙道“王公,汝南位置特殊,叛逆交错,十分复杂,李太守还须持身守正,方能令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