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辩不能给王允反应过来的机会,道“裁减冗官一事,要尽早妥善推动,明年开朝,便要着手施行”
“臣领旨”王允立即肃色抬手道。这是他目前的主要工作,这件事抓在手里,他的权力将超过所有人
丁原目不斜视,尽数听在耳朵里,心里艳羡又嫉妒。
刘辩见杨彪的神色松缓下来,便道“史侯纸,从太常移出,交由太仓主理。”
“臣领旨。”荀彧抬手应道。
刘辩嗯了一声,坐直一点,道“还有一件事,朕考虑,将九卿改为寺,太仆卿称太仆寺,大鸿胪为鸿胪寺等,诸多官称、权责、官职构置,由尚书台负责梳理。”
杨彪胖脸一绷,应道“臣领旨。”
这件事倒是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改个称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王允没说话,只是偶尔会看向荀彧,总觉得刚才荀彧的话里有诸多问题。
刘辩神色沉吟,心里忽然想起了王朗之前的一道奏本。
其中提及将洛阳提升为府,对于河南尹,右扶风这些,改称郡县,以确立洛阳的特殊地位。
想了想,刘辩还是觉得不能操之过急,起身道“今天就到这里,荀卿家随朕来。”
几人行礼,荀彧率先随着刘辩出了尚书台。
在走向出宫的路上,刘辩背着手,顶着大太阳,沉吟着道“卿家刚才说的十条,有几条能落实”
荀彧道“臣都能落实。”
刘辩脚步一顿,转头看向他,神情不动,但就差写着你当朕是杨彪,王允那么好糊弄
荀彧面不改色,抬手道“臣并无虚言。”
刘辩想着之前荀彧说的那十条,仔细的推算一番,有些迟疑了,道“真的能有二十万万”
荀彧与刘辩对视,顿了顿,道“陛下,朝廷节省的钱粮,并非是现在的钱粮。”
刘辩眨了眨眼,猛的一抬头,反应过来,道“卿家所言有理。”
荀彧的意思,节省的那部分,其实是纸面数字。
比如说,裁减冗官、青州曹操屯田等这些,貌似节省了钱粮,实际上朝廷并未支出,这一部分,占了十多万万的大头。
尽管朝廷并未支出,又实际应当支出的,是以确实是省了。
刘辩绕过这个弯,看着荀彧道“卿家如实告诉朕,年底之前,太仓究竟能筹措到多少”
“排除抄没叛匪所得的贵重之物外,八万万左右。”荀彧不假思索,显然早有腹稿。
刘辩眉头一挑,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多出三万万,面露惊异的道“有这么多”
荀彧似有犹豫,片刻后道“如果朝廷急用,臣还能再筹三万万。”
刘辩不止是惊异了,而是开始怀疑了,直接问道“怎么筹得”
荀彧少年老成,不止是脸色,气质同样如此,如同一个四十岁宦海沉浮,城府极深的老官僚,八风不动的道“臣以盐税做抵,以盐证为凭,可向各地世家大户,预支未来半年的盐税。”
刘辩眉头不停的跳,心里跟着激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