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家功业 > 第285章 君臣博弈

第285章 君臣博弈(1 / 3)

第285章君臣博弈

当天晚上,皇甫府。

皇甫坚寿站在皇甫嵩床前,面色悲戚,双眼无奈痛楚。

皇甫嵩满面枯槁,双眼凹陷,已然行将就木,奄奄一息。

他还在强撑着,缓缓转头,看向皇甫坚寿。

皇甫坚寿好像看懂了他的眼神,轻声道“二弟还没有回信,我估计是赶不回来了。”

皇甫嵩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气息虚弱的道“以前我总担心他,怕他闯的祸我护不了,也不知道我死后他怎么办。现在,我不担心他。你切记,持身守正,秉公用心,便可无事。”

皇甫坚寿悲痛越多,轻声道“孩儿记下了。”

有着皇甫嵩的余荫,只要皇甫坚寿、皇甫坚长兄弟不涉及谋反大罪,基本上不会有性命之忧。

皇甫嵩静静看了一会儿这个长子,目光看向门外。

皇甫坚寿会意,道“已经派人去了宫里,陛下估计还有一会儿。”

“快了。”皇甫嵩声音有些低的道。

不等皇甫坚寿回话,外面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

“这么快”皇甫坚寿十分意外,快步迎出去。

刘辩脚步匆匆,挥手阻止他行礼,径直来到了床前,坐下看着皇甫嵩的神色,一肚子话梗在了喉咙里。

皇甫嵩向来谨言慎行,不参与朝廷里的是是非非。

如果说,杨彪稳住了士族,令各地世家还望着朝廷,没有迅速崩溃。那么皇甫嵩则架起了大汉朝军略,因为他的存在,大汉朝的武备才一点点恢复,遏制了野心家们的图谋。

在永汉一朝,皇甫嵩是当之无愧的擎天柱石

而今,皇甫嵩眼见的油尽灯枯,这擎天柱石要消逝了。

皇甫嵩看着刘辩,艰难的拱手,道“臣,谢陛下来送行。”

刘辩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忽然间想起了两个儿子的事,沉默片刻,道“朕有两个儿子,一个木讷倔强,不喜言辞。另一个天不假年,不是长寿之相。”

皇甫嵩听懂了,道“陛下正值青壮,无需为此担忧。”

刘辩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皇甫嵩枯槁的脸上隐约看出了什么,道“陛下关乎甚巨,现今内忧外患比之中平还要危险,汉室国祚在陛下身上,而不在子孙。”

刘辩神色微变,轻轻点头,彷徨的脸色逐渐坚定起来,握着皇甫嵩的手,道“卿家说的是。朕思虑的太远了。”

皇甫嵩眼神暗淡,气息更加虚弱,道“以往臣便觉得,陛下想的太多,想要的太多,求全求稳,这并没有错。但不应该是在这种时候。”

刘辩听着,立即就想到了这个时候与他年纪相仿的诸葛孔明。

诸葛一生唯谨慎,固然成就了刘备的功业,可也并没有实现他们君臣恢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愿。

其中,这谨慎二字,让诸葛亮屡屡受挫。

“卿家是说,朕缺乏了锐气”刘辩面露沉思,自语般的说道。

皇甫嵩注视着刘辩,道“陛下,不妨多看看曹操。此人惯于行险,却又屡屡功成。”

刘辩双眸陡然灼灼发光,心里震动异常。

皇甫嵩的话,点醒了他。

不知道是他的性格,还是因为继位初的一系列困境,令刘辩一直在求稳,不肯冒半点风险

皇甫嵩脸上再次浮现微笑,道“是以,臣觉得,刘虞入大司马府并非坏事,不过,臣始终觉得,卢子干的想法最好,曹操才是最适合的那个人。”

纵观大汉朝野,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但又出现了某种断层。

在皇甫嵩,卢植,朱儁的三杰之后,能够挑起大梁的,不管是尚书台还是大司马府,能够接班的都是年轻人。

这些人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资历。

新任丞相荀彧是,曹操也是。

刘辩沉思着,道“曹操朕总觉得,他抢占谯县,藏有其他目的。”

最新小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