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家功业 > 第288章 袁术欲称帝

第288章 袁术欲称帝(2 / 3)

刘辩看着卢毓,轻轻点头,道“随口一说。”

如果卢植在世,确实是个选择。

刘辩环顾朝野,好像也没有合适的,摆了摆手,道“随口一说,忙你的。”

卢毓盯了刘辩一会儿,这才收回目光,继续书写。

皇子寄养在民间,在大汉朝也是有传统的。

表面上是为了养活,实际上,也未尝没有让皇子躲避宫内争斗,以作保护的目的。

刘辩自身就曾寄养在史姓道人家,人称史侯。

有刘辩在前,要是将刘绍寄养在宫外,便有了不言自明的味道。

不过,似乎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咚咚咚

突然间,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潘隐急匆匆跑进来,道“陛下,朱使君,没了。”

刘辩眉头一挑,神情陡然落寞,默默叹息。

这也是早就预料的事情。

朱儁去年就再三请辞,今年支撑不住,刘辩将他接到京里休养,但实际上见过他的人都清楚,他熬不了多久。

三杰是真的一个都没了。

潘隐,卢毓见刘辩脸上写着悲伤,不敢吭声。

好一阵子,刘辩长吐一口气,撑着桌子站起来,道“去送一程吧。命刘协带着绍儿一同去礼曹,为朱卿家善后。”

“是。”潘隐轻声应着。

宫里这边知道了,宫外也不慢。

有心讨好刘辩的,抢先一步前往朱家吊唁;没有那个心思,则暗自可惜。而属于同一时代的很多大人物,则有种戚戚焉,感慨岁月无情。

朝廷里的诸多高层,随着朱儁的离世,联系的朝局,隐约感觉到了大汉朝即将辞旧迎新。

在准备朱儁丧礼的时候,宫里对于丞相,左右仆射以及各曹尚书等补缺,相继降下。

空缺一月有余的尚书台,迎来了新主人。

荀彧不比杨彪,他率先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打通了尚书台与六曹的直接联系,六曹尚书一半又被尚书台兼任,诸多政务畅通无阻,大大提高了效率。

永汉五年,六月。

尚书台。

刘辩坐在主位上,左右分别是荀彧,钟繇,荀攸,司马儁。

荀彧面色疲倦,与刘辩道“陛下,关于今年的耕种面积,各州上报的数目悬殊太大,从御史台的监察来看,从县到郡,到州,再到朝廷,一层一层减少”

刘辩神色肃容,作聆听状。

荀彧说了很多,待他说完,钟繇见刘辩没有训示,接话道“陛下,夏粮在即,依照尚书台以及户曹的估算,应该与去年大差不差。不过这才六月,各处便有大雨,臣等担心或许又是一个灾年。”

灾年对百姓来说,是灭顶之灾,对朝廷来说,是威胁国祚的一大元凶

现在直接体现在大汉朝廷身上,就是税赋锐减,且需要不知道多少的钱粮赈灾。

刘辩看向荀攸,道“六曹不知道县一级了”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在州、郡、县设置对应的六曹,由地方与六曹双重管辖。

荀攸抬起手,道“陛下,目前还在推动郡一级,而县一级涉及太多,需要遴选的大小官吏高达数万,吏曹正在加紧推进。”

大汉朝的县太多了,单单是司隶就有一百多个县,而一个县的六曹大小官吏,至少三十人,叠加之下,将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随之而来的,是每个月更加庞大的俸禄。

刘辩沉吟片刻,道“朕之前与诸卿家说过,是否可以尝试将一些县进行合兵”

钟繇听着便道“陛下,此事尚书台也有规划,但涉及州郡,还须与各地官员仔细商议,小心筹谋。”

合兵县关乎诸多官帽子以及官帽子底下人的安置,强行推动必然生乱。

刘辩嗯了一声,与荀彧道“诸事繁巨,丞相辛苦了。”

最新小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