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家功业 > 第368章 任重道远

第368章 任重道远(4 / 4)

刘表在经过刘辩的屡次敲打后,已然选择对讨董作壁上观,明显是要坐看风云变幻,以待时机。

而士家表现则不同,表面上对大汉朝廷十分尊崇,上贡是坚持不懈,奏本里言辞恳切,俨然是忠臣良将。可背地里,将交趾死死抓在手里,水泼不进。

刘辩喝了口茶,道“心向朝廷就好,给他们发文,奖励一下。孙策袭乌程侯,孙静为吴郡太守。这么一来,南方或许要安静一阵子了。”

荀彧深知眼前人不是安静的人,道“陛下,改元之后,是否巡视冀、青二州”

刘辩一怔,这是什么意思

想了想,刘辩没有想通荀彧在暗示什么,道“巡视也当是巡视天下。”

荀彧见状便明白了,道“陛下,平灭董卓是为中兴之相,是否封禅泰山”

刘辩眉头一挑,原来是这个意思。

想了想,刘辩还是摇头,道“没什么意思。对了,那个九品中正制,卿家怎么看”

“朝廷里颇有些非议,臣等还在商议。”荀彧接着话头道。

九品中正制,表面上由陈群提出来的,可从宫里透出的消息,是眼前陛下指导之下的结果。

这个九品中正制,将官员分做了三六九等,最为争执的一个点,就是这个九品中正制,改变了以往的察举制度,侵夺了官员,尤其是高官的举荐权。

九品中正制冒出来好几年了,朝廷里争执不断,刘辩能理解。

“关于大考,力度还不够。”

刘辩又转了话题,道“豫、徐二州即归,朝廷需要的大小官员更多。明年开始,秋闱要提升规格,由礼曹尚书与太常寺卿联合为主考官,前五十年进崇德殿,朕要亲自考校,当面嘉奖,任命。各地举荐的官员,也要参加秋闱,不合格的不任用。”

荀彧感觉到了强大的压力,深吸一口气,道“臣领旨。”

这么一来,朝野争执要更多了。

这将是对他这个丞相的巨大考验。

“太学,鸿都门学推行的怎么样了”不等荀彧反应过来,刘辩又道。

到了这一步,刘辩的目的已然是昭然若揭了。

荀彧脸角动了动,道“在太常寺等的推动下,各州目前已建学超过七十,入学人数超过三万,明年都要过百学生通过秋闱,入仕为官。”

“数百”

刘辩皱眉,旋即也微微点头。

庶民想要入学很难,想要坚持到学业完成更难,再想到了洛阳通过秋闱,是难上加难。

这里面,不止是士族垄断了读书的机会,也有庶民无财力支撑到学业结束的原因。

在一个极度固化的社会中,哪怕刘辩撕开一个口子,给了机会,庶民也需要拼尽全力,还要有足够的机缘巧合。

即便那入仕的几百人,其中一多半,怕是也与世家大族脱不开关系。

刘辩心里清楚,这些事情急不得,可还是有些按耐不住,很想给庶民一定的份额。

但他知道,即便有了这种份额,也未必有几个能真正落到庶民手中。

想要庶民成长起来,打破世家大族对权力的垄断,任重道远。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最新小说: 开局变萝莉:因为太强只想睡觉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