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家功业 > 第369章 未雨绸缪者众

第369章 未雨绸缪者众(2 / 4)

那段朝廷极度困难的时间里,荀攸愁白了头,四处求人,可以说是求爷爷告奶奶,用了足足两年时间,才算将朝廷填补起来。

而后,随着刘辩的改制,权力从九寺转向六曹,荀攸作为吏曹尚书,不管是用意还是无意,都给了颍川党成型以及坐大的客观条件与机会。

再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尤其是去年以来,荀彧拜相,钟繇,荀攸为左右仆射,颍川党实际上已经把控了尚书台,掌握了大汉朝廷的最高理政机构。

这自然会促使颍川党的进一步膨胀,不说朝野百官,听到颍川二字都会侧目,即便是普通百姓,对于颍川人那也是敬畏有加。

钟繇早就对此有所警惕,再听到刘辩提起,自然愈加不安,甚至是惶恐。

自古以来,上位者最忌朝臣结党,尤其是在乱世之时,帝王最是忌讳

荀彧能猜到钟繇在想什么,却不点破,道“明日公达就会到,你亲自去迎一下。而后顺道去拜会司马儁,王朗,皇甫坚寿以及孔融。”

这些人都身居要职的非颍川党无形中的制衡存在。

钟繇若有会意,道“是否与公达谈一谈”

在他们三人中,唯有荀攸热衷于权力,不断的巩固、扩大颍川党的势力范围,他才是颍川党真正的魁首。

荀彧轻轻摇头,道“我在想,是否请他去做一任州牧。”

“不可”

钟繇满脸肃容,道“这个想法不可有,也不能让公达知道半点”

一个右仆射被调任一州州牧,无疑是严重的贬谪,对于荀攸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会酿出极其严重的后果

荀彧又喝了口茶,忽的警觉,这是宫里那位陛下的习惯,慢慢放下,道“我知道了。”

颍川党已然是尾大不掉,即便是荀彧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处置。

但任由颍川党扩大下去,迟早会触动宫里的逆鳞,进而引来雷霆之怒。

区区颍川党算什么,阉党、何进、袁氏,哪一个不比现在的颍川党强盛百倍,可还不是风吹而倒,身死族灭。

荀彧平静,钟繇可不淡定,道“我来想办法,这件事伱千万不要管,而且要装作不知道。”

要是荀氏这对叔侄闹掰,朝廷将瞬间分裂,陷入内讧。

这种情形,钟繇万万不想看到,同时也是宫里不想的。

真的发生了,对颍川党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荀彧早就想过了,沉默一阵,道“暂且没有那么严重,陛下没有拿掉公达的吏曹尚书,说明还是信我等的。专心于国政吧,年底之前,做好总结,对明年的计划进行确定,呈报陛下御准。”

钟繇应了一声,还是不放心的道“对于公达,万不可再做出激怒他的事情。”

荀攸与他们还是有一些心结的,但因为特殊关系,合而不破,可心结终究是心结,不是那么容易解开的。

荀彧是相信荀攸是有公心的,并未太在意,道“将那个杨修,陈群,司马懿,曹昂等调到尚书台来,做尚书台从事官。”

所谓的从事官,是类似于从事史一类的小官。

但作为丞相的小官,可就不能单纯用品佚去衡量了。

而这些孩子,背后都有着不可小觑的背景。

钟繇明白荀彧的意思,不等他说话,道“对了,明年改元之后,陛下有意调曹操回京,徐州牧应劭,徐州将军张辽。刘备转任豫州将军。”

最新小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