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家功业 > 第373章 对于曹操的默契

第373章 对于曹操的默契(2 / 3)

刘虞剧烈咳嗽两声,而后道“皇甫嵩,卢植都信任于他,着力培养。陛下更是力保数次,方才让曹操平灭青州黄巾,抚定冀州黑山军,这次更是剿除董卓,平复豫、徐二州。这番功绩空前,如何在丞相眼里就是奸邪了”

荀彧慢慢直起身,收起了对刘虞的那份尊敬,淡淡道“王莽。”

刘虞双眼怒睁,刚要说话,又剧烈咳嗽起来。

王莽大概是东汉一朝最为忌讳,也最为警惕的存在。

王莽凭借着无可比拟的声望,居然篡位称帝了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最重要的是,当时朝野以及世家大族是鼎力支持的,之所以事败,是他推行的各项改革使得天下大乱,继而被推翻。

但凡他不那么激进,哪怕是混吃等死,现在皇帝必然还是姓王

刘辩也轻轻转头,望着荀彧。

他对荀彧最多的印象,大概就是历史上的曹操要称王,荀彧极力反对,最终曹操还是称王,而荀彧病死。

有人经常给曹操辩解,说曹操一生是汉臣,可实际上,并不是。

高祖皇帝临终前,与众臣杀白马盟约非刘不王,非功不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当曹操称王那一刻,已经不是汉臣了。

反倒是荀彧,一身为汉臣,到死都在反对曹操称王。

旋即,刘辩又看向刘虞。

这位老臣在剧烈咳嗽,仿佛下一刻就会倒下,再也起不来。

“陛下”

刘虞再次直起身,枯槁的脸上有一丝丝涨红,大声道“仅凭一句王莽,便要杀良将,无异于毁我大汉江山社稷,臣请陛下明鉴”

荀彧见着刘虞这般情形,似也有些不忍,缓和道“陛下,非是臣有私心,曹操身上疑点颇多,还是等查清为好,否则朝野难以信服,恐多生事端。”

刘虞冷笑一声,道“朝野丞相说的是颍川党吗以老夫看来,十个曹操,也比不过一个颍川党党争是亡国祸根,春秋战国数百年,丞相读书比老夫多,须老夫与你举例百十吗”

荀彧被一句颍川党堵的是哑口无言,一个字发不出来。

他抬头看向刘辩,迎着刘辩的目光,慢慢低头,沉默再三,道“陛下,臣”

“好了,”

刘辩摆了摆手,笑着道“也没什么好争的,曹操的事,这也一直在查,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朕还是信他的。这样吧,调他为右司马的计划不变。他不会是大司马,但可以统管大司马府的事务。二位卿家,这样如何”

荀彧犹豫着,没办法说出反对声。

刘虞想了想,抬手道“微臣谢陛下。”

解决了曹操的事,刘辩迅速转移话题,道“丞相,五斗米教,你想好怎么处置了”

荀彧暗中吸了口气,也只能放下曹操的事,抬手道“是。臣认为应当速战速决,不宜拖延。”

刘辩想了又想,道“可以处置,但不是封禁。我朝对于积极向上的宗教,还是秉持宽容之策。一切宗教,只要合乎律法,便允准传教、发展。丞相处理这件事,要有理有据,不可一刀切,不能波及无辜,不能伤害宗教的未来发展。”

荀彧仔细品味着刘辩的话,片刻后,道“是,臣明白了。”

刘辩点点头,而后看向刘虞。

荀彧似乎有所明悟,抬手道“臣,告退。”

刘辩目送着荀彧的背影,与潘隐道“搬两把椅子来,朕与刘卿家坐一会儿。”

刘虞本来还想说话,闻言只能躬身。

不多时,两把椅子摆在小桥上,刘辩坐在桥边,刘虞稍后一点。

刘辩看着手里的鱼饵,道“卿家觉得,除了曹操,何人还能担任大司马”

刘虞闻言一怔,继而有些愣神。

他仔细算了算,仿佛除了曹操外,还真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

虽然当今陛下继位后,着力提拔年轻人,可明显还没有人有足够的资格,担任大司马。

再看尚书台,荀彧,荀攸,钟繇都是年轻后辈,在声望上,相比灵帝时的那些人,都差的太远

“朕需要时间。”刘辩扔着鱼饵道。

最新小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