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你说的不错,官司我们肯定要打的,但现在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件事情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仅仅是打官司,我认为是不够的!”
老社长朝老战友张副台说道:
“本来我们刊登了小苏的《鬼吹灯》之后,销量飞速上涨,可他们这个节目一播,把虚假的采访呈现在公众面前,小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我们的报纸的销量更是断崖式下跌,就这段时间,报纸销量连巅峰时期的一半都不到了,这个责任,这个损失由谁来负责?”
华十二也在一旁补充:
“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没想过要闹大,而是在报纸上辟谣,让某台《百姓人家》这个节目,改正错误,只是道歉就可以了,可他们根本不听,以至于影响越来越坏,弄到了如今这个样子!”
张副台大概明白两人的意思了,笑着道:
“老战友你让我约小崔、小白见面,是看中他们节目的影响力了吧,是想上东方时空啊,还是焦点访谈啊?”
老社长嘿嘿一笑:
“还是你了解我,我们急需你们这么有影响力的节目来帮我们证明,焦点访谈最好,要是不行,东方时空也成!”
张副台看向小白和小崔:“你们说呢?这件事上哪个节目好?”
小崔想了想:“那就焦点访谈吧,这节目有舆论监督的职责,苏老师这件事可以作为典型案例来做两到三期的节目!”
张副台点了点头,然后又问老社长和华十二有没有什么诉求。
华十二适时开口道:“其实我还有一盘带子,就是不知道你们敢不敢播!”
这一下郭家台的三个人都来了兴趣,小崔笑着道:
“只要是客观公证的,我们都敢播!”
华十二呵呵一笑,心说这话你们也就现在敢说,再过几年,你们这节目都给弄没了。
他从单肩包里又拿出一盘录像带:
“这是姑苏台内部人提供给我们的,你们看看里面的内容,就知道了!”
小白拿过带子放入了录像机,电视屏幕上,雪花闪动,很快就有了影像,看背景好像是在一辆新闻采访车上,之前的边记者正在和采访助理与摄像大哥对话。
就听见边记者说道:
“要是正常放收视率肯定有限,咱们要做就做一把大的,回去剪辑一下,把对苏大强有利的话都剪下去,弄成一种他功成名就,成为知名作家就抛弃原配的新闻,收视率肯定爆炸!”
摄像大哥都懵了:“你这么搞这能成吗?”
边记者得意的笑道:
“怎么不成,带子在咱们手里,只要咱们不拿出来,还不是咱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再说这样做还对刘姐的表姐有利,出了成绩你们有奖金,我也能转正,就这么定了!”
听着赤果果的对话,赵副台和小白、小崔都一脸愤慨。
赵副台长一拍桌子:
“真是行业败类啊,这样的败类必须被清除出记者队伍,老战友你就放心吧,这件事交给我们郭家台了,我们加紧做一期节目出来,一定在公众面前还你们一个公道!”
当天晚上,老社长做东,在东直门内的东兴楼宴请老战友和小崔、小白两个主持人。
第二天,小白和小崔亲自带着一队摄影组,跟随老社长和华十二南下姑苏。
节目组在姑苏待了三天,以暗访的形式,记录了‘假新闻’事件对姑苏日报和华十二本人造成的影响。
然后还暗访了采访当日,全程围观的同德里那些街坊邻居,拿到了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