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名的山花在路边悄然绽放,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偶尔有蝴蝶翩跹而过,又消失在密林深处。
唐小次突然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写的,是这里的景色吗?”
唐无忧赞赏地点头:“虽然写的是江南春色,但意境相通。小次能联想到这首诗,太棒了!”
“嘿嘿!”唐小次被夸的昂起小下巴,开心的嘿嘿了两声。
沿着花径漫步约一刻钟,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古朴的建筑群,出现在苍翠的山坳间。
白墙灰瓦,飞檐翘角,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
“这就是白居易草堂了。”唐无忧的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仿佛怕惊扰了这里的文气。
草堂依山而建,朴实无华。
堂前一方小院,植有几竿修竹。
堂后一泓清泉,潺潺流过青石。
置身其中,仿佛能看见千年前那位诗人在此煮茶吟诗、观云听泉的身影。
唐小次好奇地打量着简朴的屋舍:“大诗人就住在这么小的房子里呀?”
唐无忧蹲下来与他平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次,精神的丰盈远比物质的富足更珍贵。”
唐无忧撇嘴,小声嘟囔:“才怪!”
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钱才是最重要的!!
“嗯?”唐无忧瞥眼看他,“你说什么?”
唐承安咳嗽两声,一本正经:“我没说什么!
我觉得,你说的对极了!
精神的丰盈远比物质的富足更珍贵,钱财权势什么的,太俗了!”
“……”唐无忧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他,带着两个孩子,继续参观。
唐无忧为孩子们讲解着白居易在庐山的生活和创作,讲述他如何在此写下《庐山草堂记》、《大林寺桃花》等名篇。
两个孩子听得入神,连最活泼的唐小次也安静下来,睁着大眼睛认真倾听。
在草堂后院的石桌旁,唐小次突然提议:“我们可以在这里读一首白居易的诗吗?”
“可以。”宠弟狂魔唐小初点头赞成。
唐小次从背包中取出诗集,翻到《大林寺桃花》那一页。
四人围坐在石桌旁,由唐小次起头,和唐小初一起齐声朗读: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亮的童声在山谷间回荡,与泉声鸟鸣相应和,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读罢,一时间四人静默无言,只感受着诗句中的意境与眼前景致完美交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