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窗外一艘新型战舰正缓缓升空,引擎的蓝光映照在三代会长脸上。
“我有个提议。”
李天云突然打破沉默,“不如启动星火计划。”
张守仁的影像明显震动了一下:“你确定?那可是……”
“让候选人在实战中证明自己。”
陈麟接过话头,眼中精光闪烁,“正好边境哨站报告说仙女座星系有异常能量波动。”
“这种方式可行吗?”
“有时候运气和实力都是必备的,不然的话这世界就太死板了,不是吗?”
两个前任的会长互相对视了一眼,旋即都是点了点头:“可以一试。”
“那就这样决定了,星火计划正式启动好了。”
“等等,”
李天云这边抬手示意先不要着急,“星火计划可以私下进行,但是明面上的筛选也要进行,在协会内部进行一部分的小规模的信息传播,要让一部分人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协会会长的这个位置在未来几十年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所以要做两手准备。”
“老李说的很有道理。”
张守仁点了点头,“就按照这样来吧。”
陈麟嗯了一声,唤来赵秘书长开始分配接下来的行动步骤。
……
三日后,柯伊伯带前线。
陈麟站在“赤霄号”的观测平台上,透过量子强化玻璃注视着远处繁忙的回收作业——数百艘工程舰如同工蜂般穿梭在战场残骸间,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着每一块有价值的碎片。
“会长,第三回收小组有新发现。”
赵秘书长快步走来,递上一块数据板,“在敌方旗舰残骸中发现了这个。”
陈麟接过数据板,瞳孔骤然收缩——画面上是一块扭曲的装甲板,上面清晰印着“红龙-7”的编号。
“果然如此……”
他手指轻抚过屏幕上那行编号,“这是我们十五年前失踪的探索者-7号的装甲材质。”
全息投影自动展开,显示出当年“探索者号”的完整蓝图,陈麟将数据板上的残骸影像与蓝图重叠,匹配度高达99%。
“通知科研部,所有回收材料单独存放。”
陈麟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特别是带有红龙编号的部件,全部送到地下七层的隔离实验室。”
他转身走向指挥台,调出整个战场的回收进度图,数以万计的标记点闪烁着微光,每一个都代表着一处回收现场。
“会长,您需要看看这个。”
首席科学家王岩的全息影像出现在实验室中,他身旁的科研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拆解一个扭曲的引擎部件,“请注意这个连接处的焊接痕迹。”
镜头拉近,可以清晰地看到特殊的斜45度交叉焊纹。
“这种焊接工艺……”
王岩解释道,“正是刘院士的独门技术,他当年负责探索者号的动力系统时,就特别喜欢用这种焊接方式。”
另一位科研人员举起一块变形严重的合金板:“更惊人的是这个,经过光谱分析,确认是方舟计划研发的特种星海合金,这种材料配方至今仍是绝密。”
陈麟通过全息影像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皱眉道:“把所有发现整理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