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周明的电话,张磊又拨通了前京西商户王芳的电话。王芳在京西外卖上开了家小吃店,上个月因为订单量暴跌,多次找京西运营协商补贴,都被以“集团收缩预算”为由拒绝,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张磊一开口,她就警惕地问:“张经理,你找我不是只为了谈入驻每团的事吧?”
“王老板是个聪明人。”张磊笑了笑,“是这样,每团想帮你出出气——你在社交媒体上发篇长文,说说京西怎么压榨商户的,比如佣金涨了3个点,却不提供流量支持;还有配送延迟导致用户退款,损失全让商户承担。就说你因为这些事,已经跟京西解约了。”
王芳皱着眉:“可我还没正式解约呢,京西那边还压着我五千块押金。要是我公开说这些,他们肯定不退押金了。”
“押金的事你别担心。”张磊立刻接话,“每团帮你出这五千块,而且你入驻每团后,前三个月佣金减免2个点,还能上首页推荐位。你想想,你现在一个月在京西才赚几千块,入驻每团后,流量翻一倍都不止,这点押金算什么?”
王芳心里盘算了一下,确实,京西现在已经带不来什么订单,跟每团合作是迟早的事。她咬了咬牙:“行,我写。但我得强调是‘个人经历’,别把每团扯进来。”
“没问题。”张磊答应得干脆,“文案你自己写,越真实越好,写完发给我看看就行。”
最后联系的是前京西运营专员李凯。李凯上周刚从京西离职,原因是公司优化裁员,只给了半个月补偿金,心里一直有怨气。张磊找他时,他倒是没怎么犹豫,只是担心:“我之前是京西的运营,说太多内部的事,会不会被起诉啊?”
“起诉?”张磊嗤笑一声,“你就说你离职时看到的‘内部数据’,比如京西外卖现在日活用户只剩80万,比去年少了一半;还有很多城市的站点都关了,比如苏州、武汉的站点,上个月就裁了一半人。这些都是事实,只是没公开而已,京西凭什么起诉你?”他又加了句,“你帮每团这个忙,每团给你安排个运营主管的职位,薪资比你在京西时高30%。”
李凯眼睛一亮。他离职后找了好几家公司,都只给普通运营的职位,薪资还没以前高。每团的主管职位对他来说,诱惑力太大了。他立刻点头:“行,我这就去整理数据,发在行业论坛上,用匿名账号。”
挂了三个电话,张磊松了口气,立刻把几个人的任务整理成表格,发给手下的实习生,让他们跟进文案和视频的审核。刚忙完,他就收到了宋安的微信:“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张磊回复:“已经联系了3个前京西的人,骑手、商户、运营各一个,都答应配合,明天就能出内容。”
宋安很快回复:“很好。让他们多带点细节,比如骑手的工资条照片、商户的后台数据截图、运营的工作群聊天记录,越有实锤越有说服力。另外,安排水军在评论区带节奏,把话题炒起来。”
张磊看着微信消息,心里又紧了紧。他知道,这些“实锤”很多都是伪造的——工资条是p的,后台数据是截取的片段,聊天记录是断章取义的。但他不敢反驳,只能回复:“明白,我这就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