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一次降维谈话,他对大强子的降维。
此时的大强子,可不是十年后的著名企业家,此时的大强子,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
而卿云,前世积攒的认知,今生秦天川教父级的传功,他只需要一点点实践,便能融会贯通。
“其实,今天,你可以看到99的企业主,99的时间都花在了大量运营效率的改善上面。所以,他们只能是企业主,成不了企业家。
你能够把成本降低一个点,你认为你的对手多久能做到
我相信不用给他半年时间,他也能做到。
除非你能像我未婚妻家二伯一样,极致的降本,但他那一套,只适合大规模的工业体系。
你能够用一套阿米巴的方式降本增效,他能不能用阿米巴的方式
你能在终端做营销变革,他能不能学会那一套方法
答案自在心中。”
说到这里,卿云笑了笑,“真正让一个企业和另外一个企业产生根本性差别的,它不可能在运营层面,根本的差别在于结构效率。
什么是结构效率
势和力。
在我看来,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大之后要想做强,做强之后要想长青,核心就是四个字,顺势和借力。
违背这四个字,再牛的人,也做不起来企业,再强盛的商业帝国,也会快速衰亡。
这个世界上,牛人多了去了,有资源的有钱的,那二代也很多。
但你会发现很多人,就算是有钱有资源本身还很牛,但企业就是做不起来,因为他违背了商业第一定律,顺势。
再大的资源,再大的力量,再多的钱,在不对的趋势上面,都是大炮打蚊子,最后亏得一塌糊涂。
有些事情,是没有结果的。
所以第一个我自己总结下来的词,就是顺势,一定要顺势而为。”
顿下来,他看了大强子一眼,继续说着,“首先,第一个结构效率叫做未来之势,或者叫做行业之势,终极之势。
一个企业家有没有顺对自己产业的终极趋势,非常重要,就像我刚刚说的电商四阶段。一开始你肯定不能按照四阶段的模式去打,但你一定要看到你现在怎样做,才能在第四阶段活下来。”
其实有个很好的例子,不过这个时间点,还没发生。
汇源果汁。
汇源没有做错任何事,它的创始人兢兢业业,但它还是输了,而且就是在如日中天之时陡然就输掉了全盘战争。
但它一点儿都不冤,它输给了趋势。
在华国人均gd过1000美刀的时候,是华国人开始吃水果的时候,慢慢的新鲜水果走上餐桌了,慢慢的汇源果汁开始兴起了,果汁代表着健康。
到人均gd超过5000美刀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不仅仅想喝一杯果汁了,浓缩果汁保质期365天,有防腐剂的,口感很生涩的果汁,没人喝了。
大家开始转向喝喜茶喝奈雪喝,喝人均客单价在20块钱以上的一杯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