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省有首赞美豆橛子的歌谣,是这么唱的;
豆橛子,想你啦,家家餐桌上不能少它!
年年岁岁吃的都是它!
这吊玩意谁发明哒!
“再说了,咱村水利上可不差!虽然都是些沟坎地,但绝大多数都能浇上水!”
拐子河村九山脚下有个小水库,虽然蓄水不多,但只要肯辛苦还是能浇上水的!
说到水利工程,咱国朝说第二,那么这个地球上就没哪个国家敢说第一!
不提0省的都江堰,也不提陶人省的郑国渠!
单是咱河南省的红旗渠,真真就是再现天河,是真正能造福子孙万代的世纪工程!
而这种工程,也只有大集体时代才能出现!
后世很多人诟病大集体时代,说大集体耽误了国朝几十年发展,说分田到户第二年,大家就解决了温饱问题!
可他们从来没想过,分田到户后,各家地里浇的水是怎么来的!
没有前三十年国朝不遗余力的修建水利工程,即便是分了田地,照样长不出填饱肚子的粮食!
就如同一个人吃了10个馒头,第10个馒头吃饱了,却去埋怨前9个馒头不顶事一样!
“种果树,养鸡养鸭养羊,哪样都是顶顶挣钱的营生!”
“德龙叔,眼睛不能只盯着睫毛呐!”
“真闹掰了,大不了就不分地呗!”张二河指着二队三队的社员笑道:“反正二队三队的社员饿不着,买粮也能吃得起!”
张二河这话,得到了两队社员的一致赞同!
范家借机闹事的愿望,终究难以达成!毕竟二队三队社员耗的起,但少有人在厂子里做工的一队,可都眼巴巴等着粮食救命呢!
“呵呵!运气不错!”村里抓完阄,抡到各生产队去分地了!
张二河打眼一看自已抽到的字条,差点笑出声!
“啊是嘛是嘛!哪块地?是十六亩塬吗?”一听自家男人说运气不错,林春杏就往村里最好的那块地上想!
十六亩塬可以说是拐子河最好的地,既靠大路,离水渠还近,更重要的还是整块的!
也是村里产量最高的田!
“呃!是水湾子!”看媳妇兴奋的模样,张二河也只能给她泼泼冷水了!
“啥?”林春杏简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看自家男人兴高采烈的模样,还以为抽到了啥好地,结果居然是最赖的!
“水湾子你乐呵个什么劲,想气死我啊你!”难以置信的接过字条一看,果然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水湾子(两亩一分二等水浇地!)
不管是旱地还是水浇地,分田的时候,都会把地分成两个等级,即一级地二级地!
而地况复杂地方的村子,还有三级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