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等一下吧,一会儿船来了就有活儿了。”
其他人都在忙碌,朱元璋只好找了个凉快地方先蹲着去了。
等到这些人忙完,也都陆陆续续来到了朱元璋身边,就这里是个阴凉。
擦汗的擦汗,喝水的喝水。
朱元璋凑到一个年纪跟他相仿的老头身边。
“大哥,你今年多大了?”
“我48。”
好吧,朱元璋看走眼了,人家比他小好几岁呢。
被岁月摧残了,所以显老罢了。
“咱新来的,也不太懂这个,咱们在这儿干活儿赚钱吗?工钱咋算的啊?”
朱元璋刚才问过招人的那个,他让朱元璋去问分配任务的。
分配任务的说他很忙,没空。等到发钱的时候就知道了。
那位48岁的大哥诧异的看了朱元璋一眼。
“你不知道工钱就来干活儿了?”
朱元璋装出一副憨厚模样。
“咱是乡下来的,啥也不懂啊!”
48岁大哥恍然大悟。
“咱们这边都是包工,一船货多少钱。工头拉人过来,货搬完了按人头分钱。”
“按人头分?那不会有人有意见吗?咱的意思是,有的人搬得快,有得人搬慢。”
这跟朱元璋知道的可不一样,朱元璋知道的是,扛一包多少钱,多干多得。
48岁大哥解释道。
“以前都是扛一包算多少钱,后来听说应天府那边把价格抬高了,咱们这边不想给那么高的价格。但是有工人不乐意。
后来干脆就改成这样了。船主给多少钱,码头抽成,剩下的再分给咱们。
为了方便分钱,就按人头算了。”
朱元璋恍然,原来是不想涨工资啊。
“那在这儿干一天能赚多少钱啊?”
“我昨天赚的比较多,有二十文。有时候十几文。”
朱元璋听到这个数字,心中不自觉升起了一股杀意。
应天府码头扛大包的,一天最少能赚四十文。
当然了,不想赚钱,偷懒不干的那种不算。
正想着呢,那边包工头喊道。
“都他妈起来干活儿了,一群懒蛋,还得老子叫你们,一点儿眼力劲儿也没有!”
工人们刚坐下还没有五分钟呢,就又站起来去干活儿了。
朱元璋自然是跟着众人一起。
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将一船的货装好。
等到算账的时候,一个人只有两文钱。
一天二十文就要干十几个小时。
朱元璋可是了解过的,应天府码头上的工人一天最多也就干十个小时。
干一个小时还要休息个一二十分钟。
如果中间感觉不舒服了,随时都能停下来休息。
反正扛多少赚多少嘛。
这边就不一样了,一船的货装不完,根本不能有一刻的歇息。
不仅如此,包工头就在旁边站着,看到谁动作慢了,上去就是一脚。
倒也不至于踢的多狠,就是踢一下屁股大腿,提醒你快点儿干。
一个多小时,朱元璋被踢了好几下。
有个跟他一起应聘扛大包的锦衣卫没忍住,跟包工头理论,换来的是一阵拳打脚踢,人也被开除了。
干完活儿,几个锦衣卫实在是受不了了,凑到他身边小声说道。
“黄爷,要不咱还是走吧。”
朱元璋这人也比较轴,根本就劝不动。
“你们受不了就先走吧,我在这里很安全的。”
锦衣卫哪里敢走啊,再说了,他们也不能承认自已受不了啊,几个锦衣卫只好跟着朱元璋一起干活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