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殿门被推开,一道身影带着风尘与决绝大步迈入两仪殿,正是在门外听的清事情原由的邹国公张公瑾。
“陛下!臣张公瑾,欠李昊一条命!此等血仇,若需有人代行,臣,愿为先锋,万死不辞!”
他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对着御座上的李世民抱拳,声音铿锵。
“陛下,倭国悬于海外,然,欲取倭国,必先定高句丽!高句丽不平,则辽东不稳,我军后路堪忧,难以全力跨海东征。”在一片请战声中,李靖相对冷静,他沉吟片刻,左右看了看,上前两步,缓缓开口。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李靖眼光和他一样,当初他也是这么和李昊说的,脑中想着要是外甥在这儿就好了,随即嘴角勾了勾,目光却依旧紧紧盯着李靖,似乎在等待他更深的见解。
“哈哈哈~~~”
李靖与李世民对视片刻,忽然,他眼中精光一闪,仿佛想通了某个关键,竟大笑出声,笑声中带着一丝兴奋。
“陛下圣明!是臣一时愚钝了!贤侄能以仙家手段,须臾之间便将人马物资运抵凉州,那么……区区倭国,又能奈他何?若能以仙法奇兵,直捣倭国本岛,占据要地,断其根基!届时,高句丽陷入孤立,我大唐王师再行征伐,岂不如探囊取物,事半功倍?”
李靖此言一出,瞬间将战略层面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利用李昊的穿越能力,实现跨时代的战略打击,就问问,还有谁!
李世民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抬手关掉了放映设备,殿内恢复了正常的光线,但那股肃杀之气却未消散。
他环视群臣,看着这一张张因愤怒而涨红的面孔,沉声道:“今日,诸卿能因后世之痛,而愿为李昊那孩子挺身而出,作为他的叔伯长辈,能做到这一步,朕,心甚慰!”
他话锋一转,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然,倭国之仇,深植于那小子心中。若不让他亲自走上一遭,亲眼见证,亲手了结些许,怕是这口气,他永远也顺不过来。我们……等着便是。待时机成熟,朕,准他亲自去讨这份血债!”
群臣正要应诺,一直沉默不语的侯君集,上前两步,他脸上没有程咬金那样的暴怒,也没有李靖那样的冷静分析,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陛下,此次凉州之行后,若对倭国用兵,请让臣跟着李郡公前去。”
他顿了顿,抬起眼,目光中闪过一丝狠厉与决绝,声音微微压低:“有些事……李郡公心地仁善,他做不得,下不了手,但臣,做得。”
他用眼神明确地传达了他的意思,斩草除根,鸡犬不留……
“君集,你想好了?此等行径,后世史书工笔,恐不会容情,你就不怕……”李世民目光如电,直视侯君集,沉声问道。
“陛下,臣明白,后世史书若是将臣写得光风霁月,是个谦谦君子,那李郡公……当初也不会那般刻意疏远臣了。臣,但求问心无愧,为陛下,为大唐,也为……解李郡公心中块垒,扫清后患!”
侯君集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洒脱的笑容,语气坦然……
“既然如此……那你和那小子说去,看他,用不用你这把‘快刀’。”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最终摇了摇头,言语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笑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