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二百八十八章 被黑的最惨的几位将军

第二百八十八章 被黑的最惨的几位将军(3 / 3)

他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仿佛是穿越时代的人物,就像《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孩,世人皆醉,唯我独醒。

王充花了30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论衡》。

他的思想尽在其中,该书被称为“急乎万古之时论,即俗汉之一书”。

书名取“论衡”二字,“衡”字本意为天平,“论衡”的意思就是作者要对古往今来的一切思想学说加以衡量,凭其是非,定其轻重,抨击所谓的虚妄之说。

在先秦以及更早的时期,当时的主流观点都不否认神的存在。

例如,孔子也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加上之前流传下来的祭祀文化和墓葬文化,导致这个时期大家认可神的存在,但还没有后世那么完善的神学体系。

直到汉武帝在位时期,他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才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汉武帝选择独尊儒术这件事,对宗教和神学领域来说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董仲舒提出的“儒术”不是最初的儒家思想,而是以儒家思想为根本,融合了其他诸子百家思想之后的产物。其中,董仲舒融合的最特别的一种思想就是阴阳家的五行思想。

这种思想虽然解释了皇帝执政合法性的问题,但同时也给皇权披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外衣。董仲舒提出这个方案时,可能并没有想到后来的结果。

但显然,这个方案被执行之后,出现了一个所有人都没想到的结果:从这时候开始,后来的皇帝和统治阶层发现,通过强化神学可以进一步强化皇权和封建统治。

因为在这套理论中,“皇权天授”,皇帝不是一般人,更像是老天爷在世俗的代言人。

靠着这种理论,皇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国家。

所以,从汉武帝时代开始,一直到刘秀建立东汉,这期间汉朝虽然经历了王莽篡汉以及东汉初年的混战,但整体来看,“君权天授”思想以及所谓的“谶纬之学”一直在不断发展。

甚至到了刘秀称帝的时候,他都得声称自己是刘邦在天上认定的皇帝,才能名正言顺地称帝。

因此,东汉开国之后,谶纬之学大行其道,神学体系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完善。

就在这个背景下,王充出现了。在当时,王充就有着很高的评价。

比如东汉的谢夷吾称赞王充的天才,认为他虽不及孟轲、孙卿、扬雄、司马迁,但也足以与他们媲美。虽然这句话把王充抬得有点高,但也足以证明他的才华。

王充在《论衡》中首先否定了“天”的神秘性,他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气”组成的,气分为阴阳二气,气组成的万物自然是一种规律,具有必然性和自发性。

上天是没有感官意识的,祈求上天,它又怎么能知道呢?他的这个理论,后来被称为“缘起自然论”。

通过这种理论,王充系统地解释了万事万物的存在,包括人的诞生以及世界的诞生。在他的理论中,人只是一种有智慧的物。

王充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即使在今天也让人感到震惊,你很难相信他是2000年前的人。例如,王充在《论衡》中说,人本质上与世间万物没有什么区别。既然物没有不死不灭的,人又怎么可能修炼成神仙、长生不老呢?

而且猪狗牛羊死了不会为鬼,为何单单人死了就能为鬼呢?王充在书中还大力驳斥“人死为鬼、有灵能害人”的谬论,这也是古人对鬼充满敬畏的原因——因为他们觉得鬼能害人。

王充说,人睡着了,尽管躯体和精神都还在,但由于没有知觉,所以不能害人。那么人死了,精神和躯体都不在了,又怎能害人呢?王充的无神论体现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你是否觉得这些观点很熟悉?

没错,到了近代,王充的很多思想都与现代科学理论重合。虽然王充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很多现代科学理论,比如物质的组成以及人的物质特性,确实与王充的理论相似。</p>

最新小说: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